本报记者 俞永均
进入2009年以来,我市境外投资出现逆势快速增长的态势。统计显示,1月至10月,全市新批境外企业和机构135家,中方投资额为3.2亿美元,同比增长138.1%。
截至10月底,宁波历年累计批准境外企业和机构达1027家,企业数量在全省和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居第一。而且,这些“走出去”对外投资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
借助资本的力量开展境外收购和兼并行动,是今年我市境外投资的一个新亮点。过去,舞动资本“魔棒”的往往都是欧美企业,但现在这种状况已悄然改变:4月,宁波兴瑞电子有限公司收购了拥有40多年光学镜片生产史的日本马谷株式会社;5月,音王集团成功“抄底”世界顶级的调音台品牌Cadac;6月,杉杉集团将澳大利亚西陲庄园造酒公司收入囊中;7月,宁波恒达高电器公司以30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第六大电器分销商FGS公司……
“境外收购是境外投资中的一个高级形式,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一些跨国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面临破产,而我市企业恰好需要拓展国际市场,或有产业链升级的需要,为此纷纷借这个机会进行收购。”市外经贸局副局长李新华说。
事实上,“嗅觉”灵敏的宁波民营企业已从金融危机中发掘了无限商机。今年我市企业收购的海外公司多数是历史悠久的“百年老店”,拥有国际品牌和完善的营销渠道,或较强的研发能力,这些正是宁波民营企业欠缺的。不仅如此,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各类资源价格暴跌,这为有实力的企业以相对较低代价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带来了契机。
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全市新批准的资源开发项目有5个,涉及木材砍伐、石材开采、铁矿勘探及开发等,分布在利比里亚、尼日利亚、阿根廷、老挝、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项目数超过历年批准总数。目前,有些项目已产生明显的效益,如“雅利木业”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设立的资源开发项目,今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美元。
另一方面,甬企“走出去”是为了突破国际贸易壁垒的需要。去年下半年以来,欧美市场针对中国的贸易制裁持续升温,使我市部分出口重点行业深受影响。如今年2月起欧盟对中国钢铁制紧固件开征最高为85%的反倾销税,致使我市紧固件出口回落了54.8%,出口绝对值减少4亿美元。在不利的外贸环境下,我市的永宏紧固件等企业义无反顾地“走出去”,在印尼、匈牙利等国设立了生产基地,以避开欧盟的贸易制裁。
各级政府部门顺应形势,在政策、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也是我市企业“走出去”加速的重要原因。今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拓市场促调整保增长工作的若干意见》,鼓励外贸企业到国外设立营销网点、直销基地和交易中心等。市外经贸局在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设立了11家境外经贸联络处,协助有意向境外投资的企业对东道国进行投资考察。最近,该局又对中方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下的境外投资项目简化审批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