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电子秤“缩位计价”怎样才能杜绝?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9-12-07 07:34:57

庄豪 绘

  本报记者 周 骥 实习生 邓明军

  辣椒明明卖的是每千克6元的价格,电子秤的单价上只输入0.60元;每千克36元的明虾,单价却只输入0.36元……你去菜市场买菜时,是否有过类似遭遇。其实,这是不少摊贩惯用的价格伎俩,被称为“缩位计价”。

  “缩位计价”现象普遍

  昨前两天,笔者走访了市区3家菜市场,发现“缩位计价”情况十分普遍。按摊位分类来看,肉摊和蔬菜摊基本上缩1位,水产摊有缩1位的,也有缩2位的。

  笔者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单价为几元的,一般只缩1位,即以角计算;单价超过10元的,一般缩2位,即以分计算。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管理员告诉笔者,“缩位计价”能让摊主“神不知鬼不觉”地多收钱,即使是蔬菜摊,一天下来也能多收好几元甚至10多元。

  比如,每千克36元的明虾,马大嫂如果购买了0.32千克的明虾,那么应支付11.52元。但是,当单价输入为0.36元时,电子秤上的金额因四舍五入而显示为0.12元,摊贩就要求购买者支付12元,也就是多收了0.48元。

  对于这种现象,我市工商部门曾表示,根据相关法规、条例,摊贩采取“缩位计价”,并不是缺斤短两的问题。电子秤称出来的重量是准确的,摊贩是不合理地利用了电子秤的“漏洞”。

  “四舍五入”谁赚谁亏

  那么,“漏洞”在哪儿?其实就是“四舍五入”。市计量院有关专家表示,质量合格的电子秤,其称量结果和付款额都是根据“四舍五入”的规则来对小数末位进行化整的。

  然而,“入”有5、6、7、8、9等5个数字,“舍”则只有1、2、3、4等4个数字,从概率上讲,“入”的机会要比“舍”高出25%。也就是说,长年累月下来,摊贩多收钱的机会要高于少收钱。

  专家称,付款金额是由电子秤的芯片计算的,不属于称量准确与否的检定范围。计算规则也可以通过芯片来设定,可以是“四舍五入”,也可以是“逢一逢二就进位”。

  市场是否存在“逢一逢二也进位”的电子秤呢?笔者采访的计量专家和质监部门执法人员均表示不能排除这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但是,截至目前,他们还没查获过这样的电子秤。

  据介绍,近年来,经质监、贸易、工商、物价及市场管理等部门联合行动,菜市场、集贸市场里的缺斤短两现象已很少见。但是,“缩位计价”是摊贩的个人操作行为,取证、查处难度很大,管理部门大多采取宣传教育方式来减少该类行为。

  有摊贩表示,因为现在现金很少有分币,有时“缩位计价”是为了减少找分币的麻烦。

  “统一管理”或是办法

  目前,市场上摊贩在用的电子秤,主要存在来源复杂、易于作弊、不便管理等问题。由于管理部门不可能对每台电子秤每天进行跟踪监管,有时摊贩使用的电子秤并非是送检的那台。

  有关部门向笔者透露,目前市场上电子秤的统一管理办法正在酝酿之中,这一办法或能杜绝“缩位计价”现象。

  统一管理电子秤,是指市场内所有摊贩使用的电子秤,由市场管理部门统一从产品质量过硬的合格厂家进购。买来的电子秤由市场管理部门统一分配给摊贩使用。有关专家建议,如有可能,电子秤最好每天统一分发、统一收藏。

  此外,电子秤还应由市场管理部门统一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周期检定。电子秤使用寿命到期,也应由市场管理部门统一进行报废处理和更换。这样,就从源头上和技术层面阻止了可作弊电子秤进入市场。

  消费者往往因为嫌麻烦或不在乎那几分、几角钱而对“缩位计价”不闻不问。专家也表示,杜绝“缩位计价”现象,还需普通市民的积极参与,遇到该类情况应及时向市场管理部门举报,管理部门将会对违规摊贩进行处罚和教育。

【编辑:沈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