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宁波市民闻先生上月收到了本市一家银行的催款单,被告知其在1997年7月透支银行本金和利息7000余元。催款单让闻先生及家人大吃一惊。“我已经不记得1997年是否有透支欠款的事了,而且银行的催款单怎么今年才给我寄来呢?”满腹疑问的闻先生近日在网上发帖讲述了自己的遭遇,意外发现其他市民也有同样遭遇。
意外收到银行7000多元欠单
闻先生现在宁波城区上班,11月11日收到了这张寄往其鄞州区老家的“催收透支通知书”。通知书上称,闻先生的银行卡在1997年7月30日开始出现透支,目前累计透支本金4299.5元,利息2982.3元,并继续加收每日透支金额万分之五的利息。
这份账单让闻先生一下蒙了。在咨询银行工作人员后,闻先生得知,这份账单是手机话费由银行代扣产生的欠费额。“我真不记得1997年的时候有没有手机了,话费怎么欠这么多,再说银行那时候有话费透支这项业务吗?”闻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疑点。
记者12月4日前往位于中山东路该银行宁波分行银行卡部采访此事。信用控制部经办人蒋先生向记者提供了闻先生当年的手机消费清单。清单显示,闻先生当年的手机号为130*****089,共记录了1997年7月28日至1997年11月30日的6笔欠费记录,其中最多一笔欠费达1377.8元,最少的也有680.15元。
手机绑定银行透支业务
蒋先生说,1997年该银行和中国联通曾举办过一次活动,凡购买联通手机号的用户均可办理该银行的透支业务,其话费可通过银行卡来充值、缴费。“和现在的手机充值才能消费不同,那次活动可以让用户先消费再缴费,就跟信用卡一样,一些用户无形之中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消费了多少。”蒋先生说。
记者在该分行信用控制部采访时,正好碰到一名和闻先生有类似遭遇的李先生。李先生的催款单上写明,截至1997年11月30日透支本金和利息共600余元。记者了解到,最近到银行咨询1997、1998年话费透支欠款的联通用户有很多。信用控制部陈女士说,透支最高限额是5000元,而手机话费确实比较贵,电话较多的手机用不了半年就透支了,如果不及时还款的话就只能停机。
那银行为何12年后才寄来催款单?陈女士解释,客户的银行卡透支后,银行每年都会通过邮局寄出催款单。由于多年来客户的电话、工作、生活地址变动频繁,很难保证催款单能及时准确地送达当事人手中。但每年,都会有收到催款单的用户来咨询、还款。闻先生的遭遇只能说明,催款单这次才成功寄到了他手中。时值年底,银行对往年的呆账、坏账处理的力度比较大,也成功“挖”出了很多失去联系的客户。
用户不还款会影响信贷
由于历时长久,一些用户来银行反映时表示不记得消费额,或干脆表示没有消费过,少数用户甚至情绪激动。陈女士综合了来访信息后归纳说,有些是客户的身份证或手机丢失后产生的不良后果,这需要用户提供书面说明;有些用户的手机是单位统一配备的,人事变动后有可能欠下话费未还;当然,也有一些欠费额较少的用户觉得时间太久,银行不会追究,抱有侥幸心理,这样也耽误了时间。
据了解,闻先生所欠的7000多元在所有欠费用户中算是比较高的,绝大多数都是欠费几百元。曾有一位用户表示,时间这么久了,只还本金行不行?银行方对此予以拒绝。如果用户拖欠不还,欠费信息将一直在银行系统上挂着。
“所有的信息都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上留有记录,用户不还的话,会直接影响到其借贷等业务。”陈女士介绍,此次还款的用户中,不少都是在办理买房、贷款等业务时,发现有欠款后主动来还的。按照目前的统计,还有数十人仍然没有还款。不过,她补充说,所有的利息在2001年已经停止结算,也就是说,8年来本金并未再增加利息。
记者了解到,闻先生及家人对银行的解释并不满意。他们认为,仅有姓名、手机号码和消费记录并不能证明就是闻先生在消费,除非银行能提供当年办卡时的身份证复印件及登记单。闻先生的妻子袁女士还表示,就算欠费属实,而闻先生的家庭住址一直没有变更,从这个角度上讲,银行方没有尽到及时告知的义务,也是导致利息连年增长的重要原因。如果有必要,他们将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此事。
宁波晚报见习记者 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