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八十岁阿婆想把外孙女托给好心人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9-12-17 12:40:30

余阿婆家狭小的空间

  给本报87777777新闻热线打来求助电话的是老阿婆的邻居余女士,她说年迈的余阿婆最近一直念叨着腿脚不灵便,生怕自己撒手走了,可怜的外孙女小英没人照应。

  “亲手把小英托付给好心人是阿婆最大的愿望。”余女士叹息道,小英父母都是智力残疾人,全靠老外婆一人撑着,阿婆现在年已八十,老人家的担忧令人心生酸楚。

  余阿婆的家在江东北路上,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里挤着祖孙三代。昨天下午,阿婆客气地将记者让进了她的小屋,可屋里几乎没有站立的空间。侧身挪入房间后,阿婆腾出一条小板凳给记者坐。门外,小英的妈妈正机械地扫着地。就是在这间小屋里,阿婆含辛茹苦11年,带大了小英。

  父母先后智障

  采访本搁在腿上,记者在小屋里听余阿婆历数小英的林林种种。

  原来小英的妈妈幼年时因为脑部跌伤导致智力低下,1998年嫁给鄞州区钟公庙街道前周村的周某为妻,次年小英降生,为方便照顾,母女俩住到了余阿婆家。周某吃苦耐劳,在外挣钱养家,总是聚少离多。

  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2004年11月,周某因一起交通事故致中度智力损害,构成六级伤残。由于小英父母均为智力残疾人,又丧失经济来源,只能通过离婚减轻双方家庭的负担。小英判由母亲抚养。“其实都是我在养,一大一小,两个孩子。”余阿婆说,小英母女享受低保每月600元,她有社保,政府也挺关心,虽说日子艰苦,但总能撑下去。阿婆眼里有种少见的坚毅,不过,一闪而过。她说现在自己就像个客人,可能随时会走。

  有个温暖的家

  每天早上6点,小英起床,外婆给她细细地梳头,然后端上热腾腾的早点外加一杯热水。年迈的外婆总是伛偻着身体,送小英去徐戎路上的通途小学上学,不管刮风下雨。中午,《来发讲啥西》重播时间,妈妈听完节目主题曲就拎着外婆准备好的饭菜给女儿送去。其他的路妈妈都不认识,但这条路,她记得特别牢。小英放学回家,还有不会做的作业,外婆总是捧着作业本挨家挨户去请教。为了在作业上签名,外婆学会了画自己的姓名。

  余阿婆说,小英是个乖孩子,从不撒娇要额外的东西。外婆和妈妈的生日她都写在一个本子上,认认真真地锁在柜子里。阿婆说,自己和女儿能给孩子的实在太少了。小英才11岁,以后的路还长。念完了初中,最好还能继续念上去。

  余阿婆不识字,她从小布包里掏出各种证件给记者看,每本证件上都贴了不同的胶带纸,以示区别。她已经告诉小英,重要的东西都放在包里,如果外婆睡着后没醒过来,那就是走了。走了以后,小英谁来照应,阿婆一直很发愁。

  小英不想离家

  昨天放学后,记者在学校里见到了小英。小英已经和外婆差不多高,她的袖子、裤管短了一截,衣服显小了。放心班的老师们都说,小英是个乖孩子,挺爱学习。可就是这么个孩子,当外婆跟她提起未来时,她竟然说要辍学养家。向本报求助前,余阿婆和小英谈过收养问题,小英明确表示,不想离开妈妈和外婆。

  “想要个阿姨吧。”小英告诉记者,她想,如果多个阿姨,能陪她玩,外婆就不会那么累了。而余阿婆则是希望找到一个好心人,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帮助小英读更多的书。她觉得,生活苦点没关系,孩子总得有人领路,那才是最重要的。

    记者 徐叶

【编辑:沈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