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近年来,宁海力洋成校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难,乡土观念重、创业观念淡薄等问题,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破解难题,创建“上门培训—引进业务—设点加工—就近就业”的力洋模式,使培训、就业、创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成功走出了一条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的新路子。
零距离培训
宁海县力洋镇是个农业大镇,经济欠发达,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民“宁肯在家赚500,不愿外出赚1000”。加之受金融危机影响,近年赋闲在家的劳动力增多。为使这些赋闲劳动力顺利实现转移,实现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他们结合当地妇女陪嫁必陪缝纫机、服装缝纫工紧俏这个实际,在开设服装培训班上动起了脑筋。他们把工厂缝纫机器拉到成人学校设点,把业务放到学校来生产,这样学校开展培训后的人员就可以直接上岗,既解决了用工问题,也可以实现农民家门口就业。这一做法很快就带来了实效,周围的一些赋闲人员纷纷被吸引来学习服装加工,一个月就有近200人到学校参加学习,学校设立的加工点红红火火。
由于村落分散,考虑到学员培训来去路途远,为方便偏远村庄农民接受培训,力洋成校自筹资金购买了50多台缝纫机,每次培训就用大卡车把机器运到村里,并聘请专业教师送教上门。成校“教学大棚车”走遍了力洋镇各个角落,近年有1800多名赋闲在家的农民接受了服装缝纫“零距离”培训。
家门口就业
由于外出就业“不划算”,外出打工的缝纫学员接二连三地回来,使刚刚开展的培训工作遇到了困境。
针对这种现象,力洋镇成人学校采用牵线结对企业设加工点的方法,由学校与企业联合设立生产实践区为经营示范,依照“缝纫培训基地+加工点+留守妇女”的工作思路,运用“转移厂房到农村、分解车间到村居、搬迁机器到农户”的操作方案,动员结对企业到本镇各村设立加工点。根据各村缝纫女工培训的分布情况,积极引导企业到人口相对集中的行政村设立加工点,努力使18个行政村每村都有加工点,以后逐渐发展到各自然村。经过努力,目前全镇已有31个村加工点,增加就业人数达1100多人,使“村村设立加工点,户户妇女在就业”的目标逐步实现。
经纪人创业
学校还在扶持经纪人上做文章,物色和培育有能力的村民带头开设服装加工点,帮助培训后的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学校开设了经纪人培训班,邀请专家传授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等知识。首期接受培训的50名学员,在学校和镇政府的扶持下,在全镇12个行政村设立了28个服装加工点,实现了村村开设加工点,户户有人在就业的目标。
东南商报记者 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