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惠柱
昨天下午,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孙惠柱教授在市图书馆作了《人生舞台上的角色扮演——戏剧在社会生活中的多重意义》的讲座,他邀请听众上台扮演不同的角色,别具一格的讲座方式博得了听众的积极响应。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他称“戏剧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它能帮助大家选择自己正确的人生角色。”
宁波应建“文化中心”
虽然祖籍余姚的孙惠柱是第二次来宁波,但“从小听宁波话、吃宁波菜”的他非常关心家乡的文化发展。他认为,宁波作为一座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不能没有“文化中心”。
回忆1999年从美国回国的情景,孙惠柱说:“虽然上海人口是纽约人口的两倍多,但十年前纽约就有格林尼治村那样的‘文化中心’,平均每晚有100场以上的各类演出,而上海平均3个晚上才有一场演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平均每晚有六七场演出,这是当时许多人都想像不到的事情。”
反观宁波,如今大剧院、音乐厅、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都有了,但孙惠柱认为“相比解放前,鲁迅、茅盾等大家都来自浙江,浙北曾是中国文化的主力,如今浙江离文化还是远了点”。在他看来,有了硬件,如何用“文化”来填充它才是最关键的。“从戏剧专业的角度看,宁波的专业剧团太少,光从外地请来名人演出,这只是走过场。如果逐渐打造本土的专业剧团,即使是小剧团、小剧场演出,对提升本土文化也具有较大的意义。”
戏剧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孙惠柱认为,其实戏剧就在我们身边,为此,他在“演员表演学”之外,提出了“社会表演学”之说。在他看来,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人生是个大舞台”,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但“一方面我们却缺乏正常的表达能力,连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从小到大都只会听讲、记笔记,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演讲;另一方面,像贪官等‘社会表演大师’作假盛行,如何识别真假也成了生活的重要内容。所以,学习戏剧对认识人生这个大舞台,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角色特别有用。”
作为一名曾经在美国教授西方戏剧多年的学者,他特别提到,莎士比亚戏剧和中国四大名著一样,教给人们很多人生的道理、如何扮演人生的许多角色,是世俗的“圣经”。“莎剧中很多正面的东西,其中的人文主义理想就很阳光,读莎剧对帮助我们选择自己的人生角色很有启发。相比之下央视的《百家讲坛》中的许多案例,却有太多的‘权术’和勾心斗角。”(宁波日报本报记者 陈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