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企业员工参加“相约霞浦,牵手人生”单身青年派对。
中国宁波网讯 文化集成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融合组织,为什么会在北仑区蓬勃兴起,起到了哪些作用?记者为此专程采访了北仑区委宣传部部长叶苗。
记者:文化集成会最先是在霞浦街道自发形成的,后来北仑区为什么要在全区推广?
叶苗:北仑拥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是浙江省重大项目最为集中、临港工业规模最为庞大的区域。在如此高速的工业化进程中,企业和居民间难免出现矛盾与隔阂,双方在环保和区域共建上存在的差异如何去统一?文化如何增进村(居)、企和职工的相互交流并以此增强区域的和谐度?北仑区的霞浦街道用文化集成会破解了这一难题,还带了意外的收获:让大企业间也走动起来,实现资源共享。我们觉得文化集成会破解了工业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难题,破解了不同企业间文化融合的难题。所以要推广它。
另外一个原因是,在去年金融危机到来后,用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就显得更加重要了,需要用文化去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今年,张德江副总理在视察北仑时指出,北仑区作为宁波外向型经济的典型代表,一定要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巧用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让工厂、周边农村和社会都互动起来,用文化温暖人心、坚定信心。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视察北仑临港工业企业和新碶街道大港社区时指出,北仑区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5万美元,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为迫切,文化体现了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在经济下行阶段,更需要积极发挥文化融合的巨大作用。而我们发现,文化集成会是用文化推动经济的一个很好载体。
记者:作为政府,加强企业和居民、企业和企业间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北仑为什么要选择文化集成会这种以文化为纽带的协会组织?
叶苗: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和行为方式,这样两类人群在同一个时空中相遇,难免产生意见断裂和文化冲突。企业中的产业工人大多数来自宁波以外的地方,和本地居民间会有一些隔阂,协会形式的组织双方都能接受,大家觉得自己在这个组织里是平等的,而且,通过文艺活动这种文化形式,使双方从相识到相知、从沟通到理解,关系融洽了,遇到问题自然好解决了。
另外,在现代“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格局中,非政府民间组织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它既有协调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利益的功能,也具有协调国家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功能。2001年北仑区的民间社团组织一共只有47个,随着北仑开发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每年有成千上万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涌入北仑,民间社团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182个。这说明,我们北仑一直非常重视社会融合组织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记者:文化集成会具体有哪些内容?这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
叶苗:有句话叫,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快,大家一起走可以走得远。文化集成会看起来只是以街道、社区为主,组织大企业和当地居民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将过去不打交道的两个群体互动起来,但实际上,企业和居民在互动中增进了感情,企业和企业之间增强了信任,推动了区域和谐,也就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首先,文化集成会,让企业与企业间打破了过去“闭门做生意”的局面,实现资源共享,企业抱团取暖的例子比比皆是。其次,企业与社区和乡村间互不往来的局面也被打破,大家互动中达到了双赢。
据最新抽样调查,第三季度北仑企业家信心指数相比第一季度提高40%多,其中98%以上企业对以“文化沟通”为桥梁促进企业与社区融合的做法感到“非常满意”。
而且,通过文化融合,北仑区增强了对人才的吸引力。2006年之前,北仑区引进人才不到7万人,截至今年上半年,北仑区域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7万人,其中90%以上是外来务工的产业工人。产业工人来了,如何加强对这些产业工人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为他们谋划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成了一个新课题。
(宁波晚报记者 杨静雅 白蓓 通讯员 顾霄扬)
专家点评
刘彦昌:
政府正在由管理人的角色主动转向了引导公共服务供给
北仑的探索和做法有多方面的价值,值得提倡和推广。
其一,在解决如何处理好企业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方面,找到了一个有效的路径。大企业和所在地居民的关系问题,是工业化过程中一个始终困扰我们的难题。过去主要靠所在地的党组织、政府等出面协调,帮助企业说服群众,代表群众向企业提要求,其效果并不理想。无论是所在地的群众或企业都感到委屈,不知何时还会引发矛盾。北仑的做法,让双方当事者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通过一个氛围和谐的载体直接接触,从根本上调动了两者解决问题和纠纷的主动性,提高了承担责任的心理基础。
其二,从文化建设着手解决两者的关系问题,切入点选得非常好。按照我国传统的文化观念,通常是以压倒对方为有面子,鄙视妥协和让步。很显然,这种不讲双赢或多赢的文化心理,不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北仑在破解企业和居民关系难题中,建立文化集成会,通过文化活动让大家走动起来,在有矛盾时互相谅解,整合各种资源,达到多赢。这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精神相吻合。
其三,当地党组织和政府由管理向协调、服务扩展,反映了政府定位的转变。长期以来,我们的相关党组织和政府机构,都是注重于管理职能的行使,使居民和企业都成了被动的角色,这不利于调动其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承担责任的情怀。由经济建设型、行政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实现政府角色的转变,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来分析北仑的做法,其意义在于政府由管理人的角色,主动转向了协调、规划、组织和引导公共服务的供给,这符合我国目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作者系宁波市委党校教授)
张鸿雁:
文化集成会促进了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的对接
文化集成会形成了企业和社区、企业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首先,就企业来看,为社区服务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企业的“六个满意”中就包括社会的满意(注:企业六个满意指消费者、股东、银行、员工、合作伙伴和社会的满意),回报社会、感恩社会,是企业存在的价值之一;其次,就社区来看,企业和社区、企业和企业的互动促进了地区和谐,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强投资者信心,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最后,文化集成会既是企业文化的对外延伸,也是社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而只有形成双赢和多赢关系,这种融合才能持久。
(作者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於贤德:
北仑模式值得很多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借鉴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借助文化集成会给企业、市民、政府等社会各界带去新的社会管理运作机制和体系创新,这个举措不仅开拓性地响应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做出的关于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号召,且对宁波这样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城市来说,文化融合的举措将成为宁波工业文明不断飞跃升华的力量源泉。
未来城市发展不能简单依靠地方的区位优势,还要靠文化的吸引力。用文化集成会搭建文化平台,让工业文化和当地农民为主的文化融合,形成一个区域新的文化,这有利于改善一个区域的生存环境,让生存环境更适合人的发展,从而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促进经济的发展。我觉得北仑用文化集成会这种方式,促进工业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值得很多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借鉴。
(作者系宁波万里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