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科献身山区教育事业。
毛文国生前工作照。
李益波生前在路面执勤。
2009年即将过去,我们为宁波的5位逝者留下些许记录。不是为了勾起悲情,而是他们值得深深地记在心里——山区好校长徐立科、“抗台烈士”毛文国、“铁面交警”李益波、宁海“终身班主任”张彩花、“白求恩式的好医生”唐锡尔……而在不久前,我们刚刚大篇幅报道过的“关工之星”金时荣老师,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他们是宁波的骄傲,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年轮之上。
山区好校长徐立科
今年2月28日,余姚梁弄镇初级中学校长徐立科因脑溢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离他43岁生日只差两个月。当时,上千群众哭送好校长。一转眼,徐立科去世将近一年,但他从来未被人们忘记。昨天记者联系到了他的妻子郑娟飞。
每隔2周,徐立科的妻子郑娟飞都会到丈夫的墓上去看看,帮他打扫打扫,陪他“说说话”。几乎每次去,郑娟飞都会发现,碑前的鲜花常常在换,有时候还有几包香烟。郑娟飞知道,又是哪个好心的学生或者同事来看过丈夫了。
今年暑假以后,郑娟飞离开了梁弄镇中,调到了余姚城区的梨洲中学,现在兼任初二两个班的语文课,和以前一样,她倾注了许多心血在孩子们身上。女儿很乖,成绩没有掉下来,同时她开始学会站在母亲的角度想问题,说起话来越来越像个大人。
没有男人的家,总有许多让人无奈的地方,可郑娟飞不怕,她有精神支柱。她总觉得丈夫还在。过去相濡以沫的17年,许多往事,点点滴滴,原来都不曾忘怀。遇到困难的时候,以前类似的场景,总是冷不丁地从脑海里冒出来,丈夫似乎就在身边安慰自己鼓励自己。“这种感觉别人不会明白的,可是我就是靠这种感觉支撑着,渡过了许多难关。”
快过年了,今年春节郑娟飞准备和以前一样,带女儿回老家和公公婆婆团聚,“阿科在与不在,这个家都不会改变。”
全心全意工作,好好培养女儿,维持好这个家,坚强快乐地活下去,也许这就是一个妻子对丈夫最好的怀念。(东南商报记者 樊卓婧)
“抗台烈士”毛文国
快5个月过去了。毛嫩叶还是会突然停下手中的活,暗自哭泣,怀念逝去的丈夫毛文国。女儿毛丹丹说,一家人坐在饭桌前,我们从不敢在妈妈面前提起爸爸。
今年8月9日,“莫拉克”台风在福建、浙江沿海登陆。这天晚上11点左右,奉化市溪口镇石门村委会主任毛文国在指挥村民转移和检查台风损毁情况途中,被突如其来的山洪卷走,因公殉职,年仅51岁。
8月12日,千余名村民赶来为这位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好人送行。市委追授毛文国“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省委追认他为“革命烈士”,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还决定,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广泛开展活动向毛文国同志学习。
毛文国走之后,村主任还一直空缺。溪口镇党委副书记何彪说,这要等2011年3月,村委会选举时选举新的村主任。现在的村委会班子会继续他未尽的事业,分担起他的职责。
毛文国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毛丹丹说:“只是台子上多了很多红色的证书。还有就是海曙南门街道的领导来看望的时候,送来一台联想台式电脑,却没怎么用,因为舍不得。连网也没有通上。”
毛丹丹原先在宁波一家外贸公司上班。昨天她告诉记者,她从公司辞职了。此前,毛丹丹在各地巡回讲述父亲事迹,“不好意思让公司一直等着我。”
一家子的收入现在只有靠着毛嫩叶,卖一些以前家里开竹制品厂剩下的存货。这个月初,毛文国的儿子,21岁的毛顶退伍回到家。毛嫩叶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两个孩子的工作。(东南商报记者 张昊 )
“铁面交警”李益波
“铁面交警”李益波离开人世已经120多天了,走在宁波街头,我们还能在交通护栏上看到一条条写有“向李益波同志学习”的横幅,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李益波是一个执法严格的交警,不管是同学、老师,还是老板、领导,只要违反交通法规,他都一视同仁,见一个罚一个,还主动加班加点上岗检查。
李益波从警16年,当交警8年多来,共处理交通违法案(事)件8万多起,平均一年1万多起,那是其他人的3倍。8月29日,在连续加班之后,他终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在家中离世,终年37岁。在追悼会上,1500多名群众自发前去送行,就连被他处罚过的驾驶员也赶去拜祭他。
李益波离世后,被追记为一等功,浙江省公安厅号召全省公安民警学习他爱岗敬业和严格执法的精神,公安部给予李益波家属10万元特别补助金,还被追授了宁波市“劳动模范”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奉化当地政府考虑到李益波家里经济较为困难,已为李益波父母办理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以解决两位老人的后顾之忧。
不久前,宁波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和奉化交警大队发动民警捐款,筹资为李益波母亲治疗脊柱侧弯的老毛病。经过解放军113医院近两个月的精心治疗,李益波的母亲顺利出院了,医院还特地减免了部分医疗费。
昨天,记者了解到,李益波的父母依旧在奉化李师村过着农田耕作生活,当地村民对他们很照顾。经历丧夫之痛后,李益波的妻子又消瘦了很多,如今请了病假,在家休息。(东南商报记者 林华奇)
张彩花(左)生前与学生交流。
唐锡尔(右)生前工作照。
宁海“终身班主任”张彩花
11月21日晚上8点左右,张彩花老师从超市出来途经宁海兴海路的人行道时,不幸遭遇车祸离世。
这位宁海职教中心的班主任曾经创造了一个奇迹:她带的一个班,58名学生里出了34名老板,其中很多人创业都是从她的鼓励和牵线开始的。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她曾被学校授予“终身班主任”称号,还曾被省政府评为“浙江省师德模范教师”。
她的人格魅力不仅因为她创造了一个班级58名学生出现了34名老板的奇迹,更重要的是,她的爱心已深深地烙在所有学生的心中。在学生们眼里,她是一名“妈妈老师”。她每天到教室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黑板上写下“认真”两字,教导学生做事情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学生有差距,她从不嫌弃。学生衣服脏,她带回家洗。
张彩花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数千名学生纷纷从全国各地赶回来见她最后一面。11月29日上午9点,在宁海殡仪馆长安厅举行的张彩花老师告别仪式上,许多前来送别的学生望着恩师的遗体,没说几句话就已泣不成声……
昨天,她的老校友、老同事和老领导、职教中心校长盛高成回想起她的点滴往事,仍是感伤不已,仍然感觉张彩花还活在他们中间。
张老师离开已经有好一个多月了,可是蔡涛同学还是不能接受,也不敢相信。昨天再次提起张老师,他的眼中泪光闪闪。由于家境贫困,他曾两度打起辍学打工的念头,但是张老师先后5次家访,每次转了两次车,走了近两个小时的路才到他家里,这才把他重新带回教室。蔡涛哭着说:“老师,您比我妈妈还亲!您放心,我一定会安心学习,好好报答您的!”
昨天,宁海职教中心副校长孔磊告诉记者,目前,宁波市教育局已向全市发出向张彩花老师学习的通知。12月30日,宁海县教育局还将举行张彩花老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张彩花老师的事迹怎么也说不完,她是学校和学生心中“永远的班主任”。(东南商报记者 张贻富)
“白求恩式的好医生”唐锡尔
“白求恩式的好医生”唐锡尔刚刚去世,2009年12月16日这个天寒地冻的日子,留给人们无尽的哀思。身边许多人似乎还不太适应他的离开。他们说,常常会有某个瞬间,觉得他好像就在身边,音容犹存。不知不觉中,唐医生影响了许多人。
唐锡尔安葬在山清水秀的奉化溪口,这是老伴和女儿的意思。小女儿唐意红告诉记者,父亲是舟山人,刚参加工作就到了溪口肝病疗养院,在那里成家立业,一干就是20多年,直到单位迁到宁波,才举家搬过来。姐姐和她也在溪口出生。“父亲把那里当作第二故乡,寄予了极深的感情,那就让他留在这片最爱的土地上吧。”说到这里唐意红再次哽咽。
唐锡尔的老伴成雪飞现在和大女儿住在一起,这些天,她每天都接到许多慰问电话,有老朋友打来的,有丈夫生前单位的领导和同事打来的,还有几位过去的患者,看到唐医生去世的消息后辗转要来了电话。
唐锡尔去世不过半个月,病房里的医护人员还没有习惯他的离开,主治医师陈平也好,护士长陆萍也好,每天上班时脑子里常常会有一个念头一闪:“不知唐老师今天怎么样了?”然后才反应过来,唐老师已经走了;经过唐老师原来的病房时,他们还会有意无意地往里面看看,仿佛唐锡尔还在里面,气定神闲地看书……
陈平告诉记者,唐锡尔离开以后,他常常回忆往事。“他住院两年多,我们几乎每天都见面,仔细想想,他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我很多东西。”陈平颇有感慨地说,唐老师似乎一直在提醒着他,医术上要精益求精,要不断学习,接受新事物;医德比医术更重要,永远不要对患者不耐烦,经历过再多生生死死,都要保持一颗慈悲的心,要有同情心,要像对亲人那样对待患者……陈平说,有些东西说起来简单,可从医时间越长,要做到就越难。唐医生做到了,他也会努力做到,因为做个好医生,是对他最好的怀念。(东南商报 记者 樊卓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