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江东公安分局采访时,该局电信诈骗专案组的张警官告诉记者:据落网的电信诈骗嫌疑人交代,他们每个“工种”都有一套相关的“行骗操作指南”。
负责打电话的:针对事主接到电话后可能出现的反应,他们拟订了几套应对“文本”,供打电话的人照本运用。比如:
A.事主接到电话完全不信,就直接挂断电话;
B.事主对来电者身份表示怀疑,就说:“你可以通过114查询我们的来电真假……”(其实通过改号软件,他们早已将来电显示号码改成某单位的公开电话号码。)
C.事主对是否要汇款表现出迟疑,就说:“我们是公安局(或检察院)的,如果你不予配合,将承担法律后果……(威胁)”
负责制作银行卡的:花钱从网上或者直接找民工购买身份信息,然后到各家银行一次性做出多张银行卡。一旦事主给指定账户汇款,负责转账的人就会利用网银,将该账户里的钱迅速打散,转账到其他卡上,以便于在ATM机上套现。
负责在ATM机取款的:在ATM机上提取赃款后,马上将钱存入“上级”的户头。在这一环节上,他们有个“内部规定”:取款与存款两个ATM机间的距离,控制在步行20分钟以上,以此加大警方的侦查难度。
民警告诉记者,诈骗分子最终通过一些洗钱公司,将骗来的钱转到境外真正的组织者手中。
不少市民心里存有这样的疑惑:电信诈骗通常会留下骗子的来电号码或银行账户,公安部门何不由此顺藤摸瓜,抓获案犯?但实际情况远不止这么简单。对此,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黄祖跃曾解释,电信诈骗和传统犯罪有很大的区别:电信诈骗具有远程的、非接触式的特点,换言之,你即使被骗都见不到骗子的模样,留给你的至多是一个声音。犯罪分子确实会留下来电号码和涉案账户,但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全是假的。
如今在商店、街头可随时买到不记名的手机卡,骗子显示的座机号码大部分也都是网络虚拟电话,更何况,骗子还可以用任意显号软件,显示出虚假的电话号码来,甚至包括银行、公安、电信等各部门的电话。同样,银行账号和银行卡也是不法分子花钱用他人的账号批量使用。有的犯罪分子甚至可以搜集到几百个账号,专门卖给诈骗集团。通常,他们花几十元钱就能买到一个民工的身份证。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电信诈骗犯罪主要是由台湾的一些诈骗犯罪分子最早跑到大陆沿海设立窝点、发展同伙,再传授犯罪伎俩的。随着犯罪手法的不断翻新,内地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也跟着学。发展至今,俨然已形成专业化的诈骗集团。他们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的网银技术,冒充电信、公检法部门打电话、做银行卡,利用网银将受害者的汇款转账打散,然后在ATM机上取现。犯罪团伙内部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买手机、开账户、打电话、转账等等,各司其职。
上述种种无不表明,侦破这种案件远远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