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一早,一辆辆奔驰、宝马、雷克萨斯等豪车,就陆续驶入余姚小路下村云环集团的大院。刚下车,车内人手提各类礼品,匆匆走进大楼。原来,他们都是曾经在此工作,如今已拥有各自企业的老总。新年第一天,各路老总相约结伴返回原厂,拜见共同的“师傅”——云环集团董事长崔登来。
“云环起步,靠的是一根电线。”拜师队伍中,宁波精琪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施秀英是唯一女性,也是云环最早的一批员工。她回忆说,当年,电线车间是小路下村办企业的“高科技”生产场所,员工是村里最具学历的十几位高中毕业生。但开始的那一年,由于不懂技术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电线全是次品,根本无法出厂。就在大伙儿心灰意冷的时候,崔登来咬牙拿出塑料、胶木车间赚来的全部2万余元利润,再购入了1吨铜、3吨塑料,并带着员工到上海等地企业和科研院所拜师学艺。就这样,企业不仅攻克了电线生产技术难关,还于1988年成为全国唯一获得美国UL认证的乡镇企业。伴随着云环的成长壮大,电线车间最早的一批员工也在“师傅”的支持鼓励下,陆续外出创办了自己的企业。
正当大伙聊得起劲时,崔登来的手机响了。我们在新年祝福电话中了解到,这是一位远在西安创业的老员工,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最早来云环工作的十多位大学生之一。当时,这批精通英语的大学生到来,既帮助云环拓展了国外市场,也锻炼了他们自身的能力。如今,他们都已先后在上海、杭州、宁波及余姚本地办起了外贸公司。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曾经在云环工作过,现已成为自办企业老总的人数已超过百位。对此,曾当了崔登来多年秘书的“登天氟材”总经理孙军深情地告诉我们,一个人再有能力、再有抱负,但若没有展示的“舞台”,也将一事无成。而云环恰恰是毫不利己地为员工提供了这样的“舞台”。
“云环”为何乐此不疲培育员工成老板?崔登来坦言,小路下村曾是一个茅屋90%以上的穷村,吃饱穿暖是村民当年的追求。后来,发展效益农业,使村民住上了瓦房;办企业,使村里的瓦房变楼房。如今,转型升级,很多村民已住进了别墅,1100多户人家的村子,拥有轿车600多辆,成为富裕的全国文明村。这些光靠一个人不行,需要一大帮人的力量才能实现。
东南商报记者 王量迪 余姚记者站 张伟 卢众 通讯员 周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