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宁波市海曙区沁园街尽头,有一处高墙围起的院落,显得森严而肃穆。紧闭的铁门旁悬挂着“宁波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的牌子。许多精神世界荒芜的女子走进这里时意志消沉,出来后却获得了新生。这所特殊学校里的女警官们,身兼警察、教师和医生三重职责,开展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转化工作。该所曾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爱,是一种人格上的尊重
收容教育所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被收容女子每天早上6时起床、出操、整理内务;白天学习和接受劳动培训;晚饭后上图书室阅读,同时参加民主生活会;晚上9时就寝。每间收容室里都安装有电视、广播,收教对象可以在早、晚两个时间段里听新闻,每周六、日看电视。
被收教女子有些还患有性病。有一个姓邬的收教对象,入所时25岁,却已是“梅毒二期”患者。所里对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治疗,民警还定期带她到市传染病医院等地治疗。当邬某被解除教化时,性病已有了明显好转。
由于管教对象特殊,收教所民警必须做到“心细如丝”。去年年初,管教民警袁涛在夜间巡逻时,发现一个被收教人员肚子痛,袁涛要带她去医院治疗,她却一个劲地摆手。袁涛心想,一定是对方的自卑心理作怪。于是就耐心地做她的思想工作,告诉她不要有思想包袱。当袁涛和其他民警搀扶着她去医院时,还特意用衣袖遮住这个女孩佩戴的手铐,不让别人发现。
爱,是教给她们一种生活技能
管教民警们认为,被收教人员和常人一样,也都有血有肉,情感丰富,要让她们从泥坑里爬起来,必须以心换心,真诚相待。
一名姓刘的失足女,因卖淫被收容。初来乍到,此人脾气暴躁,时常辱骂同寝室的学员。因为她曾上过武术学校,还染上了打架的恶习。面对这样一个“刺头”,一中队管教民警张志群并不是简单地予以批评处罚,而是以大姐姐的身份关心、鼓励她,肯定她身上的优点,告诉她不能“破罐子破摔”。刘某和家人关系不好,所以无人接见,也没有人前来送钱送物。于是每逢季节转换,张志群就通过所里的“爱心超市”,解决汪某的生活困难。潜移默化中,刘某逐渐走出了对立反抗情绪。刘某只有初中文化,无一技之长。民警就积极鼓励她参加所里的计算机培训。
结束收容回归社会后,刘某给民警张志群写来了一封感谢信,说自己凭借学到的计算机技术,建起了服装销售网站,靠自己的双手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
爱,是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
一中队民警周亚芬在一次谈话中,得悉一名失足女被收容前,银行卡遭自动取款机吞没。为帮她找到银行卡,周亚芬特意带着她来到奉化某银行办理手续,最后终于帮她取回了银行卡里的钱。
另一名失足女,被收教后,老公拿走了她的几万元存款,却没来收教所看过她一次。当她决定与对方离婚时,周亚芬帮她起草了诉状,找到法律援助中心,还联系到了慈溪市人民法院的法官。最后,法院在高墙内开设特别法庭,了结了这起离婚案,并帮该女子要回了属于她的一万元钱。
“得知自己将被收容6个月,一开始我简直想一死了之。”在记者采访时,山东籍的失足少女小吴告诉记者,高中毕业后她和老乡一起来到余姚打工,被厂里辞退后,走上了出卖肉体的违法之路。“当我来到所里后,女警们和蔼可亲的言行使我逐渐打消了这种念头。”目前她每周参加一次法律知识课,渐渐明白了警方把她送到收教所并不是把她逼上“绝路”,而是为教育她日后走上“阳光大道”。
(宁波日报记者 朱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