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清波荡漾、满眼花草,物业、教育文化、医疗、商业一应俱全……最近,近400户农民搬进镇海古塘丽景农村新社区,过上了让城市人都眼红的新生活。不一味把农民迁入城市,而通过建设农村新社区,实现农民职业非农化和生活城市化,镇海农村正迈入“就地城市化”时代。
作为我国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一种重要模式,“就地城市化”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农村城市化更重要的是把城市文明和公共财政向农村辐射。”镇海区委书记马卫光说,镇海全区已有七成多耕地实现流转,6.78万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纯一产的只有1万多人,农民年人均1.3万余元收入有93%来自非农产业,这些都使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成为了可能。
2008年,该区调整了村庄布局规划,现有的456个自然村内的10万农民中,将有4万多住进新建的16个农村新型居住区,另外一部分则向规划保留的20个中心村集聚,最终形成36个农村新社区。截至目前,该区累计投入23亿元,启动了8个农村新型居住区建设,总居住面积在100万平方米左右。区财政每年还投入五六亿元,用于建设城乡资源共享的基础设施。
到去年年底,该区已经有3万多农民入住农村新社区。建设中的该区规模最大农村新型居住区“碧水莲晴”,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全部是11层到18层的高层楼房。
如今,镇海农民已经像城市居民一样,享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弱有所助、幼有所学的权益,农村、城市机会发展的均等化正在提前实现。农村新社区还具备了自我管理和服务的功能。镇海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62个服务中心都设有党员服务站、志愿者服务站、便民服务厅、文体活动中心等,可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罗涟浩 林金康 张 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