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老外滩:潮起潮落见证沧桑变迁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01-16 09:43:09

图为现在的外滩。(谢安良 摄)

图为20世纪50年代的宁波老外滩。

  老外滩位于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三江汇流之地,唐宋以来就是最繁华的港口之一。鸦片战争失败后,宁波被迫按《南京条约》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于1844年1月1日正式开埠,在江北岸的外马路一带建立起“外国人居留地”,即最早的“租界”,历史上也称为“外滩”,其开埠历史在国内“外滩史”上属于最早一批,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几处具有百年历史的外滩之一。

  沿着江边,外国领事馆、天主教堂、银行、轮船码头一字排开,老外滩代表着宁波不可分割的一段历史,它曾经是宁波兴盛繁荣的见证。遗留下来的浮码头留下了水运文明的印记,让人遥想当年“市舶殷集,廛肆众多”的繁荣景象。浙江等级最高、留存最完整的教堂建筑天主教堂,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是较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同时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为现存早期中西建筑融合的重要实例;江北巡捕房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为当时宁绍道台为管理租界内的治安问题而设立,建筑中西合璧,平面为三开间,二层沿街有通长的露台,同时露台的挑悬梁呈卷涡型,柱头为科林斯式,造型优美。朱宅为宁波帮早期知名商人朱旭昌1935年建的私宅,依街道而建,西式风格独异,为空间元素和视觉元素最典型的代表。严氏山庄原是宁波帮开山鼻祖严信厚的私宅,主要用于严氏族人聚会的会所,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式建筑完美交融的杰出代表,是当时城市建筑顶峰之作。中西合璧、互为贯通的老建筑,中式结构西式门面、西式雕花石库门、青砖铺地花玻璃窗,或载百年工艺精华,或袭浙东民居之灵韵,中西文化在这里融为一体。老外滩留下宁波帮创业的足迹,见证了五口通商开埠之后,宁波城市发展史、城市建筑史的脉络,是近代百年城市变迁的一个缩影。

  如今的老外滩不再具有从前水运文明时期的功能,也失去其曾孕育“宁波帮”的光环。相反,由于老街区年久失修,成为一块“低洼地”,每年台风汛期,居住其中的居民就深受水淹之苦。2001年,市政府开始改造这块“低洼地”,从保护的角度再造老外滩,通过保存历史建筑和街区风貌,植入新都市文化,由文物、旧、渐旧、新的建筑物,构成不同历史时期的见证和载体,着力把老外滩建成一个引领现代时尚的历史文化特区。对古建筑,原汁原味地保持古典风范,内部结构按照现代用途重新分割;对保留改造建筑,完全按照原有建筑的外形进行修整,在内部结构上进行加固和调整,并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加装现代化设备;对仿古复原建筑,在保持古建筑风格的前提下,采用现代理念进行设计,内部设备也按现代的需求进行配备;对新建筑,则采用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与整个小区的建筑古风相吻合。

  伴随着三江口的潮起潮落,留存着古老建筑的老外滩如今骨子里透出现代意味,俨然是一个集吃、住、玩、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时尚消费中心。

【编辑:刘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