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还不到两天,保姆就忙着联系新雇主。昨天,市民孙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由于中介机构先收费再介绍人,保姆来了又走,真是花钱买气受。
吃着东家找西家
孙女士刚添了个小宝宝,由于工作繁忙,家里想雇个保姆。“我首先想到的是品牌家政公司,不过打了一圈电话,都说没保姆了。”孙女士说,出于无奈,她只好找小区里的保姆中介所。
付了200元中介费后,保姆倒是很快就来了。不过,这名保姆似乎不太适应孙女士家的工作,干活也显得没啥兴致。
次日午后,孙女士正在家中上网,只听那保姆在隔壁打电话,联系另外雇主,还说,自己刚从老家回来,让对方接她一下。孙女士对记者说,她后悔当初没找“签约保姆”。
据孙女士介绍,她向中介所咨询过“签约保姆”的事,但对方表示现在保姆一般都不愿与中介所签约,即便是雇主坚持,保姆也不一定愿意。若要签了约,这保姆就变成中介所派遣的,雇主另外还得支付管理费。
不想与中介所签约
当了四五年保姆的黄阿姨来自河南,她一直游走于各中介所之间,在每个雇主家待的时间都不长。“不想与中介所签约,就想自由一点。”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签约之后还得参加什么培训,而她只想尽快赚钱。她还向记者表示,现在保姆紧俏,只在试用期内做几天比较划算。
“签约之后,派遣机构对保姆的要求比较严,很多保姆都坚持不了多久。”我市一家家政服务公司的负责人徐先生告诉记者,保姆签约后,公司的各种投入也非常大,有部分费用自然会体现在雇佣费上,这在一定程度也削弱了竞争力。不仅如此,保姆素质提高后,不少保姆会撇开公司,与雇主私下达成协议,这让公司蒙受损失。
而据81890工作人员反映,很多市民请保姆时还存在这样的观念:觉得保姆生活困难,赚钱不容易,签约后多付给中介机构的管理费还不如直接给保姆,这样保姆收入增加了,活能干得更好点。
保姆签约发展不快
市家庭服务业协会的胡会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规范保姆市场,六七年前,业界就曾发出过保姆“员工式”管理的倡议。就是将保姆作为企业员工加以管理和培训,为保姆缴纳社保,对保姆实行派遣制,雇主与派遣机构签订用工合同,每月向派遣机构交纳保姆的工资和管理费,保姆工资由派遣机构按月发放。
胡会长说,采用这种管理方式,派遣机构能对表现不好的保姆通过浮动工资或辞退等手段加以约束,这样可能避免不少矛盾。2004年,协会还拟定了保姆专用的三方合同,想助推这种管理方式。但若干年下来。由于保姆流动性大、企业规范操作成本较高、雇主随意性较强等方面的原因,“签约保姆”的发展速度一直不如中介机构“一锤子买卖”来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