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发展 交易费用降低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刘姗)近日,宁波德斯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区内寻求“发动机ECU控制系统项目”的合作商。该项目为中央财政扶持项目,建成后将达到年产100万套各类发动机ECU及其控制系统的产能,年产值10亿元。“目前,我们已经在为奇瑞、江南等汽车生产企业供货,但我们更希望与区内企业合作,就近配套研发。”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与德斯科一样,随着北仑产业集聚效应的不断显现,不少本地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把目光从国外、省外转回了区内。宁波仕诺电器有限公司厂房里排列整齐的塑机上印着“华美达”的牌子,雪龙集团的铝铸件是由大碶、霞浦企业提供的,新碶企业使用小港产的塑机,从大碶开好的模具直接送到霞浦……这样的例子在北仑比比皆是。前不久,大港工业城一家企业发现,使用了好几年的电子元件,竟是同在大港三路的东盛集成电路元件公司生产的,而在过去的几年中,该企业一直从香港进口该元件。“恍然大悟”后,该企业果断地结束了从香港进口的业务,直接由东盛供货。
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北仑区域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带来一系列的正面效应。“区域内的关联企业相互配套协作,不仅节约了运费、人力等成本,质量也较有保障。”宁波德业科技集团财务部负责人谈最说,德业使用的模具、注塑件、钣金冲压件中,很多都是区内企业生产的,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升了产品研发的档次。
在电线电缆行业,35千伏以上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特别是110千伏、220千伏及以上等级的材料,国内至今都无法生产,每年15万吨的用量全部依赖进口。为攻克这一难题,小港的东方电缆与霞浦工业园内的威克丽特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利用后者在材料改性方面的优势,合作开发高等级聚乙烯绝缘高分子材料并使之产业化。“两家企业都是获中央财政扶持的企业,产品符合产业导向,开展合作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区科技工业局有关负责人评价说。
除了产业上的相互配套,区内企业强强联手,发展循环经济也是近几年的新趋向。
今年开始,世界500强的林德集团将为国内聚氨酯生产巨头烟台万华提供氧气和氮气,港新建材每天“吃”掉宁波钢铁1400吨的高炉渣,岩东排水厂每天向台塑供应1万吨再生水……临港大工业企业的频频“牵手”,拉长了区域内的循环经济链条,还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北仑电厂每年脱硫产生的60万吨石膏,三分之一用作海螺水泥公司的缓凝剂,仅此一项海螺水泥公司年节约成本和运费就超过600万元。从去年开始,北仑电厂的粉煤灰也由海螺水泥一并“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