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标本人
沈海标拍摄的“父亲和母亲”系列作品。
中国宁波网讯 他是顶级的摄影发烧友,会一掷近50万元买一架丹麦进口的照相机。他是奉化“空巢老人摄影团”口中的“蛋老师”,他说:“看到这些老人拿起照相机快乐地生活,是我比办厂赚钱更大的事业!”他就是奉化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沈海标。他用三年的时间组建了奉化“空巢老人摄影团”。昨天,记者前往奉化倾听了这位“蛋老师”的心声。
镜头中孤独的老人
让他的心猛地揪了一下
今年44岁的沈海标曾经当过特种兵,现在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在奉化市区他有自己的影楼,在奉化开发区内还创办了一家专门从事摄影后期制作加工的工厂,生意可谓红红火火。
沈海标迷上摄影已有30多年。现在他手中握着的相机是丹麦原装进口的世界顶级相机,价格相当于宁波市区一套面积三四十平方米的单身公寓,“这种相机就是在整个浙江估计也不超过三架,是我在香港花了将近50万元买回来的。”
5年前,他萌生了一个主题摄影计划“父亲和母亲”,计划用10年的时间来完成,“我把镜头对准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们,他们都是我们的父亲和母亲,我想记录下他们的生存状态,为中国这个阶段的历史留下我的影像记录。”沈海标说。
5年来,沈海标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这个主题摄影上,从奉化的农村到城区甚至省内外,他用相机拍下了上万张空巢老人的照片。在这个过程中,他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些空巢老人的孤独,“尽管我每次都希望能拍出这些老人的笑脸,但是我经常看到他们眼神里流露出来的深深的孤独。这样的时刻,我的心总是仿佛被什么揪了一下似的。”善良的他于是常常在想,“为什么不教他们摄影呢?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和我一样享受快门按下的快乐呢?”
第一次拍出了漂亮的荷花
70多岁的老人笑得像孩子
3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沈海标成了奉化老年大学摄影班的兼职教师。这份兼职,让沈海标更加坚定了为空巢老人服务,让他们也享受摄影快乐的念头。于是,在他的组织下,以摄影班的学员为基础,由30多名空巢老人组成的奉化“空巢老人摄影团”应运而生。
在快门按动的声音中,在团员们相互交流切磋的氛围中,空巢老人的孤独被一扫而光。“当我第一次拍出漂亮的荷花并在课堂上受到沈海标老师表扬时,我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同学们都说我像个小孩子一样开心。”79岁的梁三元老人告诉记者,他的三个女儿两个在奉化,一个远在阿根廷,平时因为各自工作忙,难得回家看望他们老两口,而自己虽然有集邮的爱好,但是“集邮毕竟是一个人的事情,有时面对花花绿绿的邮票,还是会感到很孤独。”而自从加入“空巢老人摄影团”后,沈海标手把手地教会了他摄影,现在每次快门响起,他的内心都充满了快乐。
摄影还让68岁的陈国浓老人度过了失去老伴后的痛苦时期,“我们团友之间就像一家人一样,现在我尽管一个人生活,但是感到过得很充实。”她的儿子都在宁波上班,条件不错,但是她怎么说都不愿来宁波和儿女一起生活。
接过一条手织围巾
他说这项事业一定继续到底
自从“空巢老人摄影团”成立后,沈海标的日子就更忙了,他不仅要照顾生意,还要张罗老人们的事情。他不仅帮助老人们掌握了数码摄影电脑制作技巧,开辟奉化摄影论坛《夕阳红专版》,而且,为了鼓励和帮助老人们拍出更多的好照片,他总是利用空余时间帮助老人们挑选照片,进行点评和制作,最后连自己的办公室和影楼都成了摄影课堂。
真诚的付出,让沈海标赢得了老人们的尊敬。老人们都根据他的网名,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蛋老师”。沈海标说:“我人长得比较黑,肤色接近茶叶蛋的颜色,加上欣赏茶叶蛋所透露出来的那一种质朴气质,因此取了个网名叫‘茶叶蛋’”。
让沈海标最为感动的是:有位84岁的团员,身患严重的心脏病,但是为了感谢沈海标带给她的快乐,戴着老花镜花了20多天为他织了一条白色的围巾。接过围巾的那一刻,沈海标的眼角有些湿润,他动情地对记者说:“让他们沉浸在摄影的快乐中,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宁波晚报记者 梅子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