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臻
喜欢阿拉宁波曲艺的观众有眼福了!现年已82岁高龄的著名宁波评话艺术家、浙江省级宁波评话传承人张少策先生将于2月1日至10日在民乐剧场举办“张少策从艺65周年展演”活动,演唱宁波评话传统精品《宁波王瑞伯》。
他是人人都知的“活武松”
张少策说书擅长的书目是祖传的《水浒》、《岳传》、《杨家将》、《隋唐演义》、《宁波王瑞伯》等。尤其《水浒》是他的拿手好书,《武十回》是久说不衰的力作,在宁波有“活武松”之称,拥有众多的“票友”。
宁波市曲艺家协会专家告诉记者,张少策之所以能那么红,在于他所演绎评话艺术中的“噱”、“说”、“评”有其独特之处。比如“噱”,评话中插科多、笑料多,但张少策的插科、卖噱是按照书中的情节有的放矢,恰到好处。
最重要的在于“评”,“评”是评书的特征,“评”很不容易,要熟悉历史,实事求事地作出公正的评介,张少策在评书中有许多独到之处。比如在《武十回》中,一般古代英雄身上带都有“酒、色、气、财”四种,张少策在评武松时,说武松身上只有“酒、气”二字。这种高度概括的提炼,与张少策的精心研究分不开的。
他是宁波评话传承人
张少策文化不高,但刻苦好学,自学成才。他根据文学作品编演的新长篇评话书《风雷》、《野火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啼笑姻缘》、《山东马永贞》等新书,他的专著《卢俊义演义》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999年4月再版。
张少策热衷于宁波评话事业,为宁波评话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毕生心血。上世纪60年代,在宁波艺校任教期间他毫无保留地将评话艺术传授于青年学员,80年代又收了一批民间评话艺人为徒,为宁波评话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为宁波评话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2004年被授予“宁波市杰出曲艺家”荣誉称号。2006年获“浙江省民间艺术家”荣誉称号、2009年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浙江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宁波评话传承人。
“张少策年纪大了,近年来基本上不演出。”宁波曲艺家协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更令专家们忧虑的是,虽然评话在宁波影响广泛,但传承情况并不理想:“张少策的学生,除一个(现在已50多岁)偶尔还在演出外,其他都已改行。这次市文联与市曲艺家协会联合举办这一活动,就是想通过这个活动,呼吁社会进一步关注评话,重视评话!”
张少策出身评话世家
18岁开始上台说书
1928年出生的张少策是鄞州区宝幢人,出身于评话世家,原名阿华,人称阿华先生。其祖父张霭林、父亲张一册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宁波著名评话演员。
张少策差点没能说评话。原来小时候其祖父张霭林深知评话艺人的生活艰辛和地位卑微,想让孙子去经商。由于祖父张霭林年青时眼瞎了,行动不便,张少策自幼陪祖父去茶楼,并在台下听祖父讲书。其祖父去世后,跟父亲张一册听书,偶尔其父身体不佳或遇其他特殊情况时,张少策上台去临时代讲一二“加书”。
张少策至今仍记着18岁时父亲和他说话的表情。那年,他父亲很郑重地把他叫到身边,对他说:“你已成人了,应该自已独立谋生了,我在茶楼给你挂了牌,明天晚上登台演说。”从此张少策继承祖业。
说起当年说评话的生活,张少策记忆犹新。他说评话多是在中等的茶楼,当时宁波的茶馆也分上中下三等。高等的茶楼很正规,客人们到这里只是喝茶聊天,谈生意,绝无搓麻将、打牌九等喧哗的行为。而小茶馆地方太小,或条件太差,所以评话多在中等茶馆里说,如当时江北的“南同春”、“北同春”、“得意楼”等。
评话按内容可分为大书、小书。大书说的多是些帝王将相的传奇,像《隋唐》、《杨家将》;小书说的是民间普通百姓的故事,像《平阳传》之类的。说评话不仅要中气足,还要像京戏一样韵律念得好,更要有很厚的古文底子。一般说书一天说两场,下午一场,晚上一场。每场两个小时,中间休息10分钟。每天根据茶坊客人的多少,茶钱的多少,跟老板结账。
这样一唱就是半个多世纪。张少策曾任宁波市戏校教师、宁波市曲艺家协会理事,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会员。
宁波评话
评话,在宁波民间称为“武书”,以示与“四明文书(南词)”之别。相传宁波评话在宋、元时期已很活跃。评话演出时,演员仅用醒木和扇子作道具,不配音乐,不带伴奏。说书的“单凭一张嘴,要靠真功夫”。一个人分口饰演几个至十余个角色,要把书中人物的形态、个性、口吻描述得神态毕现,惟妙惟肖。手中的一把折扇,既可比作刀枪,又可拟做笔纸。宁波评话说的大多是长篇演义书和公案书,讲的主要是历代兴衰和传奇故事,当地人称为“讲大书”。如:《水浒》、《三国》、《隋唐》、《岳传》、《包公案》、《施公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