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去年“粮食工厂”总面积达27.04万亩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02-01 08:19:08

  中国宁波网讯 近日,在鄞州区洞桥镇、姜山镇万余亩粮食功能区的核心区块上,小麦的新芽已经破土而出;不远处,农民们正在忙着修缮机耕路,还有的正在修建排水沟,一派热闹的景象。

  洞桥镇和姜山镇是我市粮食功能区建设的一个缩影。“粮猪安天下”,粮食生产一直是我市农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受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及农民“洗脚上田”转投二三产等因素的影响,我市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供应缺口增大。2008年下半年,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出以搞工业园区的理念建设粮食生产基地,联合农业、农机、水利、粮食、财政等部门通过土地流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定种植模式标准、加大补贴力度的方法,拟用三年时间打造市、县两级80万亩的“粮食工厂”——粮食生产功能区。据统计,2009年,我市共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20个,面积27.04万亩,占总任务量的33.8%,其中市级功能区52个,面积19.93万亩。

  去年8月,鄞州、宁海、余姚、奉化等地的百亩示范方,亩产均超过了我市机插早稻平均亩产500多公斤的历史纪录;去年12月,鄞州区姜山镇的百亩单季晚稻示范方亩产达到738.1公斤。“建造粮食功能区不仅仅确保了我市的粮食种植面积,也为推动我市水稻高产提供了‘实验室’。”市农业局副局长凌永建告诉记者,粮食功能区的建设为超级稻“甬优”系列、测土配方、优质有机肥、高产粮食套种模式等多种增产增效粮食品种及种植技术提供了良好的试验田块,不仅让功能区内的种粮大户受益,对周边农民也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鄞州区在建设粮食功能区时,还修建了19只田间沼液暂贮池,让附近的千亩农田“吃”上廉价的“营养餐”,一下子将“鸡肋田”变成了高产田。在强有力的农业科技推动下,去年我市6372亩的16个中心示范方粮食亩产达到1035公斤,实现了亩产1000公斤、亩效益1000元的“双千”目标。

  粮食功能区成为我市农业机械化的有力“推手”。去年,市农机部门出台政策,对粮食功能区内的农机服务组织按照经营面积和服务面积的不同给予2万元到5万元不等的补助,并提供定额的农机作业补贴。与此同时,农业部门、水利部门加大投资力度,建设粮食功能区内部基础设施。据统计,截至目前,在已建成的市级功能区内,粮食服务组织总数达到84家,服务面积12.36万亩,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86%,远高于普通田块。

  宁波日报记者 陈亮 冯军 通讯员 王伟霞

【编辑:沈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