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52万农民股东手攥百亿集体资产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02-02 09:05:07

  中国宁波网讯 这几天,江北慈城镇国庆村经济合作社拿出400多万元,给全村1000多名农民“股东”分发红利,让大家实实在在体会到了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443个村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近百亿元集体资产被量化到51.7万名农民手中。截至昨天,这些村共发放2009年“股东”红利8.3亿元。

  “看得见,摸不着”,曾经是农民对集体资产的普遍感受;“少数人搞管理,多数人不放心”,则是他们对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担忧。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村集体经济的资源性资产开始向经营性资产转变。如何使农民在集体经济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益?2001年之后,我市在鄞州、江东等地试点基础上,以城中村、园中村和集体经济年纯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村为重点,在国内率先开始股份合作制改革。

  股份合作制改革在坚持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把全部或部分资产通过一定的方式折股量化到人,明确集体经济成员的股份额度和收益分配权。到目前为止,江东、海曙、北仑已基本完成此项改革。这意味着,今后这些地方的农民股东无论居住地和身份怎么变化,均享有按股分红、股权抵押贷款等权利。

  有了手拿把攥的资产,52万名农民“股东”对集体经济的发展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他们为合作社出谋划策,想方设法促进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如今,这些村通过建造标准厂房、商业用房、外来人口公寓等出租,或者直接投资商业和农业开发项目等,使集体经济可用收入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海曙区粮丰股份经济合作社依托城郊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从2004年开始,每年可用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是股份制改革前的10多倍。前不久,400多位股东人均从合作社拿到了3万多元的“红利”。

  “以前村里有了钱,村民都希望分掉,如今大家更愿意看到村里把资金用于再发展。”北仑小港街道朱田村负责人说,村里如何把每年几百万元的收入用好,是所有股东关心的问题。为此,他们每月一次向股东公开现金出纳账,同时受到区有关职能部门监管。据调查,目前全市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村已全部实行账目按月逐笔公开,建立了村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推行了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制度。另外,不少合作社还开始尝试经营班子竞聘制,成立重大项目决策委员会和董事提名委员会,推动合作社向现代企业转变。

  宁波日报记者罗涟浩

【编辑:沈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