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新闻网讯(记者蔡亚辉通讯员贺冰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许多团队都在围着“扶贫”两字打转时,宁波诺丁汉大学的赛扶协会4位学生却提出了这个更响亮的口号。昨日中午,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商学院学生叶涛高兴地说,经过与吉林通化清河镇多方面沟通协调,由赛扶协会发起并设立用于扶助当地贫困参农的“参参不息”项目扶贫基金会将正式成立。
据悉,2008年7月起,宁波诺丁汉大学的赛扶协会成员就踏上了吉林通化清河镇的土地,在那里开始了扶助当地贫困参农的工作。
从宁波“站”到吉林
记者在学校见到了叶涛和詹煜晨两位同学,他们刚从吉林回来,还带着满面风尘。从2008年开始,他们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往返东北了。叶涛说,为节约经费他们买的是站票。从吉林到宁波需三十多个小时,因为春运高峰,火车上挤得不成样子,连蹲下来休息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在一旁的椅子边靠一下,就这样硬生生挨过了三十多个小时。
“从没有吃过这样的苦,但是那些省下的经费却可以帮助更多的参农,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安慰。”叶涛说。
无息贷款授之以“渔”
据了解,因为人参的种植周期比较长,一般为15—20年,当地参农经常会为了眼下的生计问题而把种植多年的人参以低廉的价格转让,种参多年,却依然不能脱贫。怎样让参农尽快脱贫?怎样提高人参销量?这是“参参不息”项目组所要面对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