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用工荒”--宁波好多企业都有破解“秘笈”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0-02-03 13:21:10

  宁波人力资源市场的统计显示,去年进入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用人单位达10.5万家次,提供岗位和求职登记人数比例为3:2,出现了供求“倒挂”现象。

  在此次半个多月的调查采访中,许多企业主告诉晚报记者,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好转,招工难将仍是企业新一年亟待破解的难题。但记者同时又欣喜地发现,不少企业都有破解用工荒的“独家秘笈”,从而让“用工荒”显得并不可怕。

  校企合作培养优秀蓝领

  慈溪的华裕电器是一家小家电生产企业,现有职工3000多人。为了完成年底大量的订单,还有300余人的用工缺口。该企业人事部门便与四川等地的技工学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优秀蓝领。据介绍,华裕电器已与四川偏远地区职业类学校的近300名应届毕业生签订初步就业协议。为此,公司还特地准备了10多间房子,免费提供给新进员工入住。

  为了缓解“招工难”,一些企业也把橄榄枝伸向了宁波本地的技校。宁波职教中心校长张国方对记者说,他们学校有五个班已经被企业提前订走了,学校负责人才的培养,企业给学生一定的补助,然后学生毕业后,再到这些企业工作。

  点评:用工荒主要表现在一线操作工结构性短缺。由于本地技校生早在几年前就已是“香饽饽”,为此,一些企业另辟途径纷纷与外地的学校展开合作,为其培养人才。

  宁波人力资源市场也有意向和沈阳、湖南、陕西等地劳保部门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共同搭建劳务合作交流平台,并发动企业和一些技校进行定向合作,寻找外围扶持。

  就近寻找“4050”人才

  就在眼下许多企业在为招工难发愁时,宁波恒康食品有限公司却十分平静。原来该企业早做准备,已无后顾之忧,目前员工处于饱和状态。企业人事主管告诉记者,针对企业生产特点,恒康尝试就近短时用工模式。由于农忙时节已经过去,邻近农村“4050”富余劳动力冬季闲置较多。公司了解到这一现状后,主动联系邻近村村干部,上门求人。用了3天时间招收了一批本地农村妇女,用工需求得到了满足。此外,恒康公司员工搬到新厂区后,公司提供免费的营养午餐和上下班车辆接送,解决了员工的吃、行问题,成为吸引员工的新亮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用工荒”的蔓延,一些企业除了招收外来工外,也将一些岗位在向本地“4050”人员开放。宁波长元电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近期由于公司好多订单赶不出来,他们一方面到外地招工,另一方面,也到象山、宁海等地的农村招收一些本地的“4050”工人。没有想到收到了挺不错的效果。

  点评:伴随着短期订单增多、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有专家认为,“短工时代”可能来临,企业招工的短时性、外来打工者的流动性将更加明显。

  以前企业招工,好多都瞄准的是年轻人,认为年轻人思想开放,手脚麻利,接受新生事物快。但恒康和长元电子的经验告诉我们,很多岗位,“4050”人员完全可以胜任的。并且,他们由于阅历丰富,做事成熟,较年轻人更为稳定。

  和基层组织合作解决招工难

  一提起骆驼街道兴丰村,许多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都会跷起大拇指:是村委会帮我们找到工作的。记者上周来到兴丰村采访时发现,兴丰村委会真像一个名副其实的“职业介绍所”。半年多来共安排数百名村民和外来工在本辖区40余家企业工作。附近的高达制衣、康力玻璃、百隆东方等都成了村委会用工推介工作的大户。

  兴丰村委会的“职业介绍所”在当地小有名气,前不久,一家纺企业相关负责人找到村委会主要负责人,希望帮忙介绍一批挡车工,通过村干部联系,很快就从外来务工人员中推荐了10名。

  据了解,这种招工模式已经在好多企业中推行。

  点评:以兴丰村为例,兴丰村有外来务工人员近4000人,还有不少村民闲在家中,当地的村干部把促进就业作为维稳工作的一个重点,在日常的走访中掌握了大量个人信息。

  在企业为招不到工人发愁,不少人也正在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奔波——企业和求职者中还存在着信息不互通的问题,现在通过当地的基层组织,一些企业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赵春阳 封丽丽

  采访后记

  半个多月来,我们一直在寻找宁波企业破解用工荒的途径。在采访时,我们看到宁波的企业正在日趋成熟,好多已经把善待员工提到社会责任的高度。所以,对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来讲,用工荒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个问题还是能破解的。

  其实,企业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员工都是家庭的成员,企业只有善待每一个家庭成员,家庭成员才能忠于企业。要想破解“用工荒”,考验的是企业家的智慧和魄力。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用工荒的主角是企业,好的用人制度就是防范各种风险的防火墙。

【编辑:沈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