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非遗"专家:年味变淡是文明递进所付出的代价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0-02-07 12:29:23

  本报讯 春节临近,昨天,市群艺馆非遗保护部主任竺蓉在市图书馆“天一讲堂”开讲《宁波春俗的前世今生》,她同时表示,年味变淡是我们在文明递进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可以惋惜,但不必伤感。

  春节是祖先的伟大创造

  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竺蓉昨天用表格详细地列出了旧时宁波的年俗,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宁波的年俗包括送“春牛”、祭灶、扫尘、贴门对、走七桥等,总数有五六十项之多,“从中可以看出,我们过去过年几乎每一天都是有很丰富的内容的。它绝不是现在有些人所理解的只是吃喝玩乐的简单节日。”

  在竺蓉的心目中,春节的内涵博大精深,言其为文化毫不为过:它留下了大量关于习俗的古老民间传说,因而是文学宝库;它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年画艺术,是民间艺术的源头之一;它创造了富有象征意味的饮食文化,让每一样食物都具有了吉祥、喜庆和祝福的文化意味;它以频繁的人际交往给世人带来温暖;它还体现了中国人对神灵和祖先的敬畏,过年要祭祀神灵、祭拜祖先。

  “春节从它的起源来看,是我们祖先的一个伟大创造。”竺蓉介绍说,“这个节日里包含着这么多的文化艺术的因素,这是所有的西方节日包括圣诞节等所无法比拟的。”

  宁波人的年俗别有意味

  竺蓉说,宁波至今还保存着丰富的年俗文化,“我们征集到了数百条关于宁波年俗的线索”。尽管这些年俗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年俗大体相似,但是在某些细节上深深地打上了宁波地域文化的烙印。比如宁波年俗上的商贸文化,“镇海十二月二十的谢年供品摆放,一般要用熟鸡一只,必须鸡头向外、鸡爪向内摆放,表示财源广进;熟肉一块,宁波话谐音为‘玉堂富贵’;生鲤鱼一条头朝内摆放,表示财源自外面流进;雷笋三根,用红线扎拢直立在盘内,表示脚踏扶梯步步高之意;全株生藕一株,表示路路通;麦秆一盘,表示来年发财呼呼响。这些都体现了宁波人求财心切的特点”。此外,奉化人在正月初一要吃瓜子、花生等,“这些零食在当天都被称为发果,寓意来年一定要发。”而北仑人的年夜饭里肯定要有一道被称为如意菜的豆芽菜,“豆芽是水发出来的,这也寓意着发财。”

  年味变淡不可逆转

  尽管春节的文化内涵是如此丰富,但现在年味变淡是不争的事实。有人为此惋惜和伤感,对此,竺蓉说,“这个是无法逆转的现象,我们在惋惜的同时不必有太多的伤感。”

  “春节年味变淡是文明递进所付出的代价。”她和冯骥才先生一样,认为年俗文化是基于强大的农耕文明而产生发展的,很多内涵和程序设计都是围绕着农业文明来进行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样一个诞生于农业文明的花朵,它还能够在我们的工业文明里继续健康地生长吗?我觉得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尽可能多地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加热爱春节文化;其次,我们还可以尽量地尊重春节文化,尽管其中很多内容我们现在不可能去延续了,但是我们可以把里面的某些片段继续渗透到现代的春节习俗中来,不去丢弃它。”她甚至建议当代人学会创造符合这个时代的新年俗,“让亲情弥漫在春节的每个日子。”

  (梅子满/文 王盈/摄)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