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小偷公司"控制聋哑人扒窃 "老板"月入10多万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0-02-08 08:22:04

  一名中年聋哑男子吸纳了一大群年轻聋哑人入伙,实行集中住宿、封闭式管理,组织他们到公交车站和车上实施扒窃,月收入竟达10余万元。昨天,市公安局通报,警方经过数月追查,一举摧毁了这个以少数人控制聋哑人进行扒窃的犯罪团伙,抓获包括为首分子王某在内的嫌疑人47名,已查清该团伙扒窃了价值上百万元的财物。目前,此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记者 林华奇 通讯员 俞敏

  便衣警察查清聋哑人扒窃团伙

  2009年年初以来,警方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宁波市区聋哑人扒手有所增多,大肆在我市公交车站和公交车上作案,给市民造成财产损失。交通治安民警和反扒志愿者们也抓到了不少聋哑人扒手,有的因案值较小,警方无法处理,也有的依法处罚过了,但释放后仍在继续作案,扒窃势头难以遏制。

  经过初步调查,这是一个聋哑人扒窃犯罪团伙,有一定的组织性,还有人专门负责接送聋哑人,销售所盗赃物。

  同年9月,市公安局以刑侦支队便衣侦查大队为主,会同多个实战部门成立专案组,在市公安局有关分管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全力开展专案侦查。

  经过3个多月的侦查,便衣警察们逐渐将这个犯罪团伙的情况摸清了,发现为首的是一名江西籍中年聋哑男子王某,收纳了40多名外地年轻聋哑人,分别居住在江东的8个暂住房内,各个据点还有专人负责管理。

  “冬季行动”抓获47名嫌疑人

  今年1月20日凌晨,“收网”时机成熟,根据我市警方社会治安“冬季行动”的统一部署,抽调了大量警力,准备多警种协同行动。到凌晨4点左右,当嫌疑人还在睡梦中时,市公安局已组织了刑侦支队、江东公安分局、巡特警支队、交通治安分局等单位共110余名警力,并专门找来20余名手语翻译,在江东区各个嫌疑人据点同时实施抓捕行动。

  到当天清晨,警方成功抓获了47名嫌疑人,包括为首分子王某在内,共缴获各类涉案财物数十万元,彻底摧毁了这个以少数人控制聋哑人进行扒窃的犯罪团伙。目前,在手语翻译人员的帮助下,经过专案组民警的日夜审讯,已经查实这个团伙的扒窃犯罪行为涉案价值达上百万元。随着审讯的进一步深入,涉案数额还在不断增加。

  扒窃团伙如同一家“小偷公司”

  据警方调查,这个聋哑人扒窃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还实行集中住宿、封闭式管理。团伙的“老板”是今年42岁的男子王某,他自身也是聋哑人,还拉拢自己的亲弟弟参与管理。还有几名“业务骨干”充当“行政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团伙成员,安排食宿和扒窃计划,并承担收集和销售赃物的任务。

  “控制手下非常有手段!”办案人员告诉记者,王某通过恩威并施的手段控制手下的聋哑人,使得手下人都不愿离开。他在江东不同区域租了8套房子给他们居住,并统一提供伙食,还给有“业绩”的聋哑人发“工资”,年底常常有一笔年终奖金,也允许表现好的聋哑人回家过年。

  不过,每一个入伙的聋哑人都得卖力出去扒窃,要是有人不愿干活,每个据点的“管理人员”便会以语言威胁、体罚等方式相逼迫,几天没有“业绩”的,还要扣罚“工资”,甚至不给饭吃。

  “老板”月入10多万元还有多名情妇

  警方调查发现,王某通过这个团伙每月平均入账在10万元以上,还在宁波买了一套房子,其管理人员的“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不过,最底层的一些聋哑人扒手,每月只有300~500元不等的“工资”,平时的伙食也很差。

  在这个团伙中,王某作威作福,生活奢靡,多名女聋哑人成了他的情人,有的还只是20岁左右。今年30多岁的聋哑人杨某是王某最信任的一个情妇,如今已是这个团伙的“行政主管”,负责财务工作。

  据几名情妇交代,王某平时花钱很大方,曾花了上万元给一名情妇买一套衣服。此外,王某还很喜欢赌博,经常到外地豪赌,输赢都在数十万元。

  “团伙里还有未成年聋哑人!”昨天,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便衣侦查大队一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47名嫌疑人已有40人被警方刑事拘留,另外3名未成年人和4名情节轻微的嫌疑人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

  据介绍,除了王某的弟弟不是聋哑人外,其他嫌疑人都需要手语翻译进行询问,审讯工作进行得比较缓慢。预计在春节之前,警方可将这一系列案件移交检察机关,提请批捕,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记者手记

  别让犯罪团伙夺走了善良的心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聋哑人扒窃团伙由来已久,警方一直在进行打击和处罚,但由于各种现实原因,往往容易死灰复燃,很多聋哑人被解救后,仍想着去当扒手。

  为何聋哑人会甘愿入伙?办案民警在审讯中发现,聋哑人很单纯,但在社会上很难找到好工作,活动范围也非常有限,对正常人缺乏信任,只在聋哑人之间是很信任的。王某就是利用了聋哑人的这一心理特点,以“找工作赚大钱”为借口,将他们骗到宁波,实施扒窃犯罪。

  入伙后,王某这样的“小偷公司”给了聋哑人一份“工作”,还能提供一个可以交流的朋友圈子,有时一点点看似人性化的管理,被误以为是一种关怀,渐渐地使他们难以割舍,有的甚至不愿回家了。一些涉案人员离家出走后,父母寻找了多年,但他们觉得自己更喜欢“新家”,不跟家里人联系。

  “别让犯罪团伙夺走了这些本性善良的心!”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便衣侦查大队副大队长赵思敏说,聋哑人扒窃团伙已成社会毒瘤,危害着广大市民的利益,也在伤害陷入其中的残疾人。要解决这个问题,光靠警方打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挽救,希望有关部门不断改进残疾人教育和管理工作,社会各界也应提供更多关爱,比如给他们一个合适的工作,帮他们建一个良好的交流圈子。

【编辑:沈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