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8年没回家过春节 两次写信要求回家遭家人拒绝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0-02-11 07:52:23

  记者 樊卓婧 通讯员 翁晓芬

  “我保证不喝酒,求你叫他们接我回家。”在康宁医院住了整整8年的患者王平(化名)前几天给医院领导写了一封信,希望家人可以接他回家过年。这是他第二次给院方写信了,但家人的拒绝再次让他的希望化成泡影。让医院为难的是这种病人其实早就可以出院,但家属不来接,医院不能把病人直接退到社会。

  春节在即,记者在康宁医院了解到,大多数处于稳定期的精神病患者和老年康复护理中心的老人,长年孤独地生活在医院,即使春节,也没人接他们回家吃团圆饭。医生说,这对他们的康复极为不利。

  典型案例

  酒精依赖住进康宁医院

  医院早就建议他出院,但家人一直拖着不肯来接

  过了年,王平就60岁了。2002年,他被妻子和女婿送进庄市康宁医院的时候,小外孙刚刚出生,转眼8年,他再也没见过孩子一面。

  “算来他也该读小学了。”王平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得多,看到生人他会紧张。和记者交流的时候总是挨着凳边坐,双手紧紧地握着水杯。

  “他们很少过来,去年我写信给他们,说我好了,可以回去,他们也不肯接我回家,我就是想见见孩子。”王平说话很清晰,言语里透着落寞。

  王平说的“他们”指老伴和女儿、女婿。主治医生告诉记者,王平当年是因为酒精依赖住进来的,经过治疗,最初的妄想、狂躁等症状早已消失,只要控制饮酒,基本可以正常生活。医院早就建议他出院,但家人一直拖着不肯来接。

  近几年,医院多次出面和家属沟通,均遭到了拒绝。去年一次医院请来社区干部一起做家属的工作,家属还写了保证,再观察王平一段时间就接他出院,结果也食言。作为监护人的老伴,态度很坚决:怕他再发病,伤了孩子。老伴现在和女儿一家生活在一起,不希望平静的生活被打破。

  “我想出去啊,哪怕离婚,我一个人过,也想出去啊。”记者离开的时候,王平流着泪说。

  记者调查

  他们同样渴望亲情

  有个老人被女儿接回家过年,一群老人都出来看

  王平的经历不是个例,记者从医院了解到,大多数精神病患者都没有家人来接他们回去过年;而在以收治精神疾病症状的老年病人进行康复治疗为主的康宁医院老年康复护理中心,这个比例更高。

  昨天,记者来到老年康复中心时,10多个老人正坐在一起,很少有人说话,多数人呆呆地盯着电视上的广告。

  一名老太太脚底下放着一袋水果,一箱牛奶,医护人员上去陪她聊天:“儿子真孝顺,带了这么多东西来!”老太太头也没抬一下:“来一下就走了。”

  医护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老人,经过康复治疗多多少少有所好转,他们并不像子女们想像的那么糊涂。对于孩子们过节来不来看望,接不接他们回家,心里在意着呢。前几天,有个老人被女儿接回家过年,一群老人都出来看,那眼神别提多羡慕。只可惜,这样的子女太少了,中心住着近200名老人,能被子女接回家过年的人数很少。

  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般来说,经一个疗程(3个月)的康复治疗后,老人可以回家去继续康复疗养。子女把老人送进来后,就等于把照顾老人的事全推给医院了,许多老人一住就是好几年。

  医生建议

  家人关爱是最好的良药

  长期得不到关心,他们回归社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康宁医院防治科科长徐银儿告诉记者,医院里被外界遗忘或家人忽视的患者有很多,他们经过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只要调养得好,完全可以回家,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年轻的还可以出去再为社会出一份力。

  但是,因为长期得不到关心,没有办法与外界交流,住院时间越久,就越被遗忘,他们渐渐变得自闭、迟钝,再加上家人的顾虑和社会的偏见,他们回归社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徐银儿说,回归家庭对患者的康复有利。她建议,至少在春节期间,家属得到医生许可后,可以考虑把患者接回家。只要按时服药,忌烟酒,保持生活规律,他们就可以和家人过个团圆祥和的春节。无论如何,对他们来说,家人的关爱是最好的良药。

【编辑:沈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