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江北工商分局市场科科长叶文伟日前接到当地种粮大户曹建军的报喜电话,称今年的粮食订单销售面积预计可突破3000亩。
曹建军说:“工商部门制定的订单合同对我们帮助很大。现在我们和塔牌年糕生产企业订的合同一年比一年多,2007年500亩,2008年1000亩,2009年达到了3000亩。我们再也不用为粮食的销路发愁了。”
自2006年以来,我市签约的订单农业企业和农户数量稳步增长,签约合同数量及成交金额突飞猛进,合同履约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已基本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经纪人+农户”、“公司+农场主+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订单模式。2009年,全市参与订单农业的企业1743家,签约农户279391户,签约合同342814份,签约金额862853万元。签约农户、合同份数、签约金额分别比前年增长110.4%,99.2%,117.1%。在签订的合同中,已履约订单342582份,金额861046万元。
我市各县(市)区拥有自成一体的产业特色,在此基础上,工商部门引导农户和企业成功对接。如江北工商分局专门制定了年糕原料水稻粮的订单参考文本,帮助企业与种粮大户建立稳定的年糕水稻粮原料基地,让企业和农户双赢。余姚的葡萄、青瓜、榨菜产业,宁海的土鸡养殖业等都形成了规模浩大的“订单产业”。
示范性文本的制定、订单合同的备案审查、网络服务平台的搭建、具体监管职责的划分,有效加强了行政指导,促进农业订单的规范运作。与此同时,工商部门还积极引导涉农企业打破单纯的买卖关系,促使企业和农户尝试不同形式的合作模式,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目前,企业和农户之间已经形成了设定保证价、设定保护价、二次分配、利害共担、建立保险机制等五种不同形式的农业订单协作模式,极大提高了订单农业的合同履业率,有效增强了订单农业的生命力。
宁海县胡陈乡张韩村的韩和胜是宁波振宁牧业有限公司的签约农户,他养殖振宁土鸡从刚开始的每批次5000羽,发展到现在每批次10000羽,每年两批次。以前的利润是1元/羽,订单农业实施以来,养殖风险大大降低,利润上升为2元/羽。
宁波日报记者张燕 通讯员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