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节后第一时间发布《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目标直指“信贷挪用”,而这,也使得之前不少投资者想尽办法通过各种途径“暗渡陈仓”贷款炒股闸门收紧——今后,消费类贷款和信用类贷款的资金流向将受到严控,眼下,商业银行纷纷自查,并着手研究对策。
就在昨天下午,银监会宣布,《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月12日颁布施行。前者指出,不得制订不合理的贷款规模和指标,不得恶性竞争和突击放贷;后者则明确了银行要建立并严格执行贷款面谈制度。
“这仍是对原有规则的严格执行的重申和强调。”市银监局人士昨日称,《个贷办法》的出台,没有抬高个人获得贷款的门槛,不会影响个人贷款的申请。其中的一些规定还有利于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如“贷款人对未获批准的个人贷款申请,应告知借款人”、“借款合同采用格式条款的,应当维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并予以公示”等条款。
事实上,为了堵截个人贷款流向股市和楼市,银监会早在去年10月便就《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向社会征求意见。
此次公布的《个贷办法》明确规定,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个人在提出贷款申请时,应当有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同时,《个贷办法》要求执行贷款面谈面签制度,防止出现个人被不法分子冒名套取银行贷款,或借款人的信贷资金被他人冒领挪用。对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发放的低风险个人质押贷款的情形,贷款人可以不进行贷款面谈,但至少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定借款人的真实身份。同时,除电子银行渠道办理的贷款,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当面签订借款合同及其他相关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春节前(大年三十),我市银监局对全市各银行发出了“防止个贷资金流入股市”的自查通知,眼下,自查正在进行。
目前,招行、光大银行、宁波银行等诸多中资银行,以及渣打银行等外资银行都有主推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的产品。如招行的“循环授信”、光大银行的“随借随还”,客户只要以房产等为抵押,便可向银行申请一个可观的授信额度,不过,银行对贷款的用途作出了明文规定,即“用于除房产、股票等投资以外的各类消费,包括购车、装修、教育、旅游,甚至购买耐用消费品、结婚等”。此外,银行还有一套完整的监测系统,严格贷后管理。
“授信客户,只要账户一变动,我们就能知道。第三方存管转账,无论转到哪家银行,我们都一目了然。如果发现贷款资金流入股市、楼市等不符合要求的途径,我们会立即采取措施取消授信。”招行零售部负责人杜迪儿告诉记者。
宁波银行的白领通卡也是如此,“白领通”业务要求申请人提供明确的贷款用途证明,并且在客户授信成功后,要求客户签署贷款用途声明,并对资金流向实行用途监管、实地回访两个途径,进行风险控制。
记者昨天以贷款者的身份向多家银行客服咨询具体放款细节。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贷款人成功申请贷款后,各银行都可在几个工作日把款项直接打到贷款人的账户上,贷款人可根据需求,在额度内凭各种单据随意支取。如装修需要提供装修合同,购车、旅游等,则需把消费的单据凭证、定金收据等交回银行审核。
然而,即便如此,银行对这类消费贷款发放的松紧度仍不尽相同。据记者了解,在实际操作中,借款人可搜集亲戚朋友在特定时段的消费发票交予银行审核,有时发票金额不足额、伪造贷款使用凭证,甚至不需要凭证也能争取获得银行放款。
一家银行人士亦向记者坦言,虽然银行都有贷后管理体系,但每一单跟踪实际上不太可能。
不过,据银行业内人士表示,自银监会去年下发《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来,不少银行已逐渐减少了个人无抵押贷款的审批,提高了相关综合性个人消费贷款的放款门槛。无论是个人无抵押贷款还是消费贷款,申请客户,必须本人面谈面签,以便银行有效鉴别个人客户身份,了解借款的真实用途,调查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从源头上保证个人贷款的质量,从而有效防范个人贷款风险。
据记者了解,眼下,各家银行都已在加紧研究相关对策,具体细则有望进一步推进。
记者 崔凌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