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宁波城区最大规模的碑碣资源调查初步完成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0-02-24 13:01:46

  中国宁波网讯 宁波城区最大规模的碑碣资源调查历时4年多后,近日初步完成。调查显示,除了天一阁明州碑林外,散落在宁波城区各处的碑刻尚有140余方。目前,作为这一专项调查的研究总结,《甬城现存历代碑碣志》已经出版发行。

  宁波现在最大的碑碣集中地是天一阁内的明州碑林。始建于1935年的明州碑林共收藏了历代碑碣173方,其中唐1种,宋20种,元17种,明64种,清66种,民国5种。2006年,我市启动了城区碑碣资源专题调查,旨在摸清天一阁明州碑林之外散落在城区各处的碑碣家底。到去年年底,此项专题调查共发现了唐代至1949年间的143方碑帖刻石,它们多分布在海曙白云庄、中山公园、天封塔、城隍庙、药皇殿等文保建筑内,也有不少是在旧村改造现场或野外新发现的。

  “这些石碑虽然称不上丰碑巨制,但其中不乏珍贵的地方文献。”调查参与者之一、海曙文管所裘燕萍女士告诉记者,这143方碑碣涉及宁波历代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宗教、人物等诸多方面,有些填补了历史的空白,比如嵌在海曙马衙街30号民宅内的《李厚建事略》,则被天一阁博物馆副馆长章国庆称为“填补了宁波关于咸丰年间东钱湖史志芬起义的实物空白”。这方由李厚建父亲写于1859年的碑刻,详细记载了当时镇压史志芬起义的团练李厚建因为急于求成、不听劝告而被起义军乱石砸死于陶公山的全过程。而在莲桥街拆迁过程中发现的三方石碑,其中有一方首次确证了延庆寺的范围。有些佐证了史料的记载,比如,位于中山公园独秀山清凉洞洞口的《独秀山记》,确证了现在的独秀山其实是500多年前形成的人造山。而有些新发现的碑刻则更正了传统的说法。比如,2006年发现的林宅主人墓表,不仅是迄今我市发现的第二大墓表,而且还将林宅的建造年代前推到了清嘉靖年间。

  延伸阅读

  古人把长方形的刻石叫“碑”。把圆首形或形在方圆之间、上小下大的刻石叫“碣”。秦始皇刻石记功,大开树立碑碣的风气。东汉以来,碑碣渐多,有碑颂、碑记,又有墓碑,用以纪事颂德,碑的形制也有了一定的格式。

    宁波晚报记者 梅子满

【编辑:沈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