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边是众多员工在紧张工作,另一边则是高效的生产线,产业升级留给宁波企业广阔的空间。(王勇 摄)
开栏的话
2008年,这一波全球金融风暴对包括宁波在内的中国外向型经济影响骤现的时候,我们推出了“中国信心·逆风飞扬中的宁波景象”;今天,时隔一年多,我们又要推出“中国信心·转型升级下的宁波图景”这个专栏。
这两个姊妹专栏应时而出,因时而变。不变的只有中国信心——对中国的信心,对中国经济及前景充满信心。
彼时,在经济受到“垂直打击”之下,我们的口号是“迎难而上,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我们希望通过宁波实体经济一个个逆风飞扬中倔强挺立的身影,恢复信心、提振信心。
此时,宁波经济在这一波风暴中,已然成功实现“V"型反转,接下来,我们的经济可持续力在哪儿?对求质的“更好更快”,我们要有更深的领悟。
我们注意到,就在4天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2010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我们要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眼下,劳动力出现了偏紧的趋向,不仅遍及沿海地区,甚至包括内地的湖北、江西、四川等地。这从一方面可以旁证经济的回暖,同时,也可窥出国家均衡发展的思想——2009年,区域振兴规划频繁出台,去年我国一共批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等11个区域振兴规划方案,几乎是之前4年的总和。
劳动力在此时段的大面积偏紧,更从另一方面说明产业空间布局的同质化现象——趋向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和低端服务业。有理由相信,劳动力不均衡现象将愈发明显——不论是沿海地区,还是内地,将越来越成为常态。
而劳动力局部的、阶段性的、结构性的短缺几乎不可避免——事实上,当下所谓的“用工荒”,似乎也只能以“局部的、阶段性的、结构性的短缺”来定义。毕竟,整体就业形势,特别是城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而由此引发的沿海与内地“抢劳力”,使得沿海地区企业以廉价的劳动力来压低产品成本并获得国际竞争优势这条道行不通了,而这,正是包括“宁波制造”在内的“中国制造”所面临的现实难题。
对于宁波而言,劳动力“局部的、阶段性的、结构性的”不均衡矛盾给了我们熨平波动的两个命题:企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化。
前者,宁波的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升级转型越来越急迫,我们得有新的引擎,寻找新的高地,真正让“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跨越;而后者,并非简单意义的农民进城,而是将户籍制度的破题与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并赋予新市民同等的教育、社保、就业等权利,在制度上增强他们的安全感与归属感,为他们提供公平可靠的生活平台与发展舞台,而非当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般临时抱佛脚地提高工资等待遇。
我们要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番图景,我们由此获得的是——对明天更足的信心。
昨天上午10点,罗冬生正带领他的开发设计团队仔细调试着智能电表全自动生产线。下月初,这条生产线就将正式投入使用了。
罗冬生是奥克斯集团三星电气技术部经理、高级工程师。
在全自动生产线另一侧,是三星电气的传统生产线,一眼望去,硕大的厂房里满是人——从初装进料、插件,到后焊、高温老化、包装,每道工序上都有许多员工在忙碌。
“一旦新生产线投入使用后,一条生产线只要五六个工人就能维持正常运转了,而按照老的生产模式,从调试、总检、走字到出厂设置和检验,至少得要90个人。”罗冬生告诉记者,这条新生产线已经在本月初开始试运行了,电表智能化程度在国内处于领先。
尽管工人少了,但效率却更高,生产线运行也更为紧凑——新生产线在每道工序流程中均由FIS(工厂信息系统)远程监控,从而实现全程操作自动对接、自动调度、自动完成方案规定的各功能设置和检验,并能统计分析产量以及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品质好坏,对不合格产品,还能作跟踪记录和分流处理,整个过程全自动化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价值2000多万元的电表生产线是罗冬生们自主研发的,拥有1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设计。
事实上,为了加强产品研发,三星电气已拥有一支由200多名专业研发人员组成的研发队伍,同时,还设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工程中心等常设性科研机构。
指着厂房一边600多平方米的老化车间,罗冬生告诉记者,如果全部使用新生产线,今后就用不着安排三班倒、四五十个人来负责高温老化程序了。
在罗冬生眼里,可以被取代的还有总装区、调试设置区等。在他看来,这些方面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是他分内的事,他“责无旁贷”,“除了可以大量减少人员节约薪资成本外,产品生产完成全部工序只需三个半小时,将电表的生产时间压缩至原来的1/10,不仅如此,还能保证品质的高度一致性。”
随着罗冬生们调试工作的进展,作为生产厂长的傅寅杰这几天心情也轻松了许多——相对于集团内部其他事业部忙着招聘新员工,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如愿的焦头烂额,2007年就职以来每年这个时候就为此愁眉不展的他今年不用再为招不到新员工而发愁了。
“有了全自动生产线以后,至少我们的电表生产,不能完全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了。”傅寅杰说,这几年,三星电气生产工艺不断在改进和创新,生产人员从原来的1200多减少到900人左右。
按照三星电气的规划,为了应对国家电网公司实施智能电表集中招标以及电能表行业的局势变化,2011年准备将产能从年产电表1000万台提高到1500万台。
“从明后年开始,通过全部使用自动生产线的模式,电表生产人员总数将继续减少至600人左右。”三星电气相关负责人称。
无疑,智能电表全自动生产线给了他们十足的底气,而这底气来自于产业的升级。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招工难将成为一种常态,只有走产业升级道路才是明智的选择。”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对此感慨良多。对他而言,智能电表全自动生产线的上马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用工荒的难题,更能将宁波的电表制造再次巩固世界第一的位置。
记者 黄剑跃 实习生 晏承北 通讯员 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