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类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这个世界才以今天这幅精彩模样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幸福地劳动着,是每个劳动者的希望。
劳动模范,是当之无愧的劳动领跑者。从今天开始,我们与市总工会、兴业银行联合推出“劳模人生”专栏,将陆续刊登宁波部分劳动模范的生活和“绝活”。——编者
人物名片
姓名:胡耀华
单位: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镇海港埠分公司
工种:内燃装卸机械修理
绝活:进口设备配件和国产零配件实现“等值互换”
印象:懂技术、能吃苦、会学习、善创新
不是富二代,也非穷二代,胡耀华说自己只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第二代码头工人”。从1989年“追随”父亲进入宁波港务局工作,到现在已是21个年头。上班第一天,听见车间里发动机轰鸣,工友们汗水直流,胡耀华心里直打鼓,“这就是以后每天要做的工作?”好在当时一位老班长看出了小伙子的动摇,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话:“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能磨炼人!”他就是胡耀华生命中最重要的良师益友——全国劳模俞鹤鸣,“正是师傅这句话,让我坚持在维修岗位一干就是20多年。”他逐渐成长为宁波港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随着宁波港的快速发展,吊机、铲车、牵引车等不少进口机械设备不断被引进,如林德、尼桑、五十铃和VOLVO等,“洋机器”所占比例已超过60%。进口零件价格昂贵,自觉被“宰”得心痛的胡耀华一直在思考如何节约成本。
2008年8月,公司机械队50号牵引车连续两次发生发动机冲汽缸床现象,检查发现,汽缸盖的第一和第二缸之间有一条高压气体冲出来的深0.4毫米、宽0.6毫米、长8毫米的小槽。按常规修理,只要更换一只价格为1.1万元左右的进口汽缸盖就能解决问题。“仅仅因为一条小气槽就要更换价格昂贵的汽缸盖,我感到很不划算。”
有没有更经济的办法呢?在请教班组内的几位老电焊工后,胡耀华决定用价值才6元的铸铁焊条进行堆焊。“我挽起袖子动手加工,先用角向磨光机小心翼翼地把焊缝大体磨平,再拿出钳工绝活,一边用小金钢锉,一边用直尺漏光法进行检验校正,直到缸盖平直度符合安装要求为止。”经过实际使用,这个用价值仅6元的焊条改良的汽缸盖没有出现故障,车辆发动机性能良好。
如今,在他的创新下,公司许多进口设备的配件都和国产零配件实现了互换,如变矩器、摩擦片等都“中为洋用”,而价格仅为进口配件的15%至30%,单这一项每年可节约维修成本近20万元。“现在许多进口车辆的疑难杂症,都能迎刃而解了。”胡耀华骄傲地向记者宣告了他的班组“战绩”:10年来没有一辆流动机械设备因为技术问题而出厂外修,也没有发生一次因为修理和服务没有跟上而影响生产,同时还保持着254台发动机大修“零返工”的纪录!
“当工人就要当优秀的金牌工人,要敢为人先”。仅有高中学历的胡耀华,如今已是宁波港机械维修方面的业务主管,年收入12万元左右,“这是工人编制里最高的了!”如果有企业出两倍的高薪请他,是否打算跳槽?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宁波港就没有今天的我,当然不会!”
宁波晚报记者 滕华 通讯员 江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