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慈溪
慈溪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丰硕成果
稿源: 慈溪日报  | 2010-03-03 10:26:54

  登记新发现文物900余处,一批文化遗产得到及时保护

  http://www.cxnews.cn

  慈溪新闻网讯(记者 俞建明 通讯员 黄亦静)记者日前从市普查办获悉,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顺利结束,相关普查技术报告也已新鲜“出炉”:共调查不可移动文物1400余处,其中,重点登记新发现文物367处,一般登记新发现文物541处,另有消失文物18处,基本摸清了慈溪境内文物遗存和分布情况。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市普查办聘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进行南部山区史前遗址的专题调查。通过考古勘探,新发现史前遗址5处、商周遗址5处,大致摸清了慈溪南部沿山地带地下文化遗存的埋藏情况、数量和分布规律,对于慈溪境内远古人类活动状况,以及商周时期慈溪南部一带的聚落形态考古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慈溪南部10余处河姆渡和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东部地区多处清代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群,北部以往文物分布“真空地带”中不同类型的近现代史迹等一系列新发现,尤其是万顺酱园、龙山碉堡群等二十世纪文化遗产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市文化遗产类型,再次印证了慈溪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实地文物调查获得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市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及保存状况存在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地域分布不均衡性明显,北部空白区域广阔。在全市20个镇(街道)的345个村(社区)中,登记不可移动文物零发现村(社区)占总数的50%。二是地域历史文化特征明显,古建筑和窑址为大宗。从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点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类型来看,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五大类文物均有发现,其中,古建筑和古遗址所占比重较大,分别占45.81%和31.08%,为慈溪市不可移动文物中的主体。三是近现代史迹类型丰富,反映历史脉络全面充实。在此次普查中重点登记的新类型不可移动文物,有工业建筑及附属物、金融商贸建筑、医疗卫生建筑、交通道路设施,江南盐仓、万顺酱园、龙山抗战碉堡群等一大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被发现登录。

  通过普查发掘整合文化遗产资源,为市镇建设规划部门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目前,部分镇(街道)已将此次普查中认定的新发现文物纳入城镇建设规划,保护现有文化遗产历史风貌,并拟通过文化名镇建设,对新发现文物进行整合,深入发掘其历史文化内涵,带动旅游和相关文化产业发展。例如,掌起镇拟建立陈家村古民居建筑群保护群,桥头镇拟建设以青瓷古都、传统民居、红色基地为主题的文化旅游线路。

  根据浙江省文物局的有关通知,我市准备推荐本次普查中新发现的逍林徐芝萱洋房、鸣鹤街河桥、新五房等申报第六批省保单位。进入实地调查资料整理阶段后,市普查办将全面遴选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整理汇编,公布为新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下阶段推荐省级、国家级文保单位奠定基础。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