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成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多份提案直指房地产问题。针对高房价这匹脱缰之马,包括信贷、财税、融资审批、土地等一系列的第二轮调控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房地产,从产业规模来看,位列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就社会地位而言,事关民生、稳定的根本大计。2月末,温家宝总理用自曝“蜗居”经历的方式,强调了在任期内必须抓好房地产业的决心。
上一轮政府调控后,全国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出现了量跌价涨的对峙之态,开发商和购房者形成的利益博弈格局开始僵持,“二轮调控”的呼声在全国两会前达到沸点。昨天下午,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开幕;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开幕。被视为热门话题的“房地产问题”将在全国两会期间出现何种风向和变局?记者就目前全国的一些房地产热点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如无措施房价还会涨
自去年12月起,国务院出台调控房价的“国四条”,其力度不可谓不大。全国楼市从今年1月至今的成交量降至历史低位。成交量持续低迷的同时,房产价格却始终在小步攀升。
2009年的楼市火爆,造就房产商“不差钱”的强势。原本以为可以扭转市场过热的调控,得到的结果是量跌价不跌。有媒体分析认为,两会或成楼市涨跌的分水岭。此语一出,网络反响极其热烈,“二轮调控”的预期也水涨船高。
上海社科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从宏观层面分析,2009年95000亿元的天量信贷资金是推动这一轮房地产涨价的主要原因,今年各家银行的计划信贷量为70000亿元,如果按计划实施,整个市场的货币量供应并不短缺。在土地供给方面,以上海为例,约为3000万平方米左右,基本和“十一五”期间上海的平均土地供应量持平。因此,从货币、土地供应两个方面来看,房价应无大的波动。
但是,自2007年起,国务院明确了政府在房地产改革中应以保障型住房为主的基调后,真正从规模上增加保障型住房面积是从今年起展开的。换言之,在上海今年的3000万平方米土地供给中,将有相当一部分被用于建设经适房和廉租房,商品房的供应量将会下降。同时,对通胀的预期越来越强烈,这会导致大量居民为了保值增值而投资房产。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这两大因素又将推动房地产价格的继续上涨。
将鼓励社会性租赁房
有消息人士透露,“二轮调控”政策将从鼓励社会性租赁房开始。
经过数年的社会辩论,关于“大学生是否应该一毕业就买房”“解决全民有房还是全民有住的地方”等问题,民众已经有了更理性、客观的认知。预计将在二季度出台的调控方案也是从解决居住问题着手。
所谓社会性租赁房,首先是有别于市场性租赁房屋,它是指由政府、社区乃至单位组织房源,租赁给有居住需求的特定人群。
“鼓励社会性租赁房屋政策的系统出台,势必能解决一些外来人口住房的弹性需求,缓解市场的压力。”这位消息人士表示,如果此项调控措施不能达到应有效果的话,不排除政府会出台更严厉措施的可能。
改革前需梳理好政策
“中国的房地产业承载了太多的复杂因素。”华东师范大学房地产系主任华伟教授说,“房地产改革到了需要重新来梳理政策的时刻。”
“为了能让房地产业顺利发展,同时为了让社会更和谐,各种诉求都必须在其中有所体现,所以社会保障、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等各种手段也就纷纷登场亮相来发挥作用。”华伟表示,正是因为局面的纷繁复杂,导致了调控政策、监管手段的出台有凌乱、重复之嫌,而有的则失之简单、一刀切。
“像保障型住房这样的社会问题,不可能通过市场来解决,反之亦然。”华伟说,“本届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希望抓好房地产问题,那么首先要搞清楚现阶段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然后依次梳理现行的政策、法规,并为‘十二五’期间的房地产走向定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