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林地转包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激活了慈溪横河镇东上河村藏在大山深处的900多亩林地。去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346万元。“等村里的三产用房建成,收入还能大幅增长。”曾办过企业的村党总支书记郑如灿信心十足。嫁接企业先进经营理念,激活村内“沉睡资本”,培育“增长内核”,使该市去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0亿元,约占全市三分之一,村均突破300万元。
上世纪90年代后,慈溪村级集体原有的村办企业上缴款等收入来源逐渐断绝,一些村因集体经济薄弱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如何为村集体培植新的财源?慈溪调动政府和社会力量,在推动村企结对和增加财政补助等外力扶持基础上,更注重送政策请能人,增强村集体自身的发展能力。
资产性收入是村集体经济的支柱。早在两年前,慈溪市就提出,要让每个村集体至少拥有500平方米的三产用房或2000平方米的工业用房。在扶持政策激励和经济能人的筹划下,所有村都挖空心思盘活村内的闲置集体房屋、土地,用于建设标准厂房、外来人口公寓、农贸市场、农民集中居住区等项目。与此同时,该市为解决60个经济薄弱村优先安排集体经济发展用地,使这些村村均收入一年增加20多万元。
经济能人还把目光聚焦在山水开发、村庄整治上,使之成为该市村集体经济资源性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几年,庵东镇在村庄整治中通过农民住房集中建造、杂地改造等手段,获得了不少土地折抵指标,一下子为村集体增加了3000万元的收入;胜山镇胜山头村把集体零星边角地整理出来,作为店面地基进行拍租,总收入有1800多万元。
如今,该市经济较发达的村还开始利用积存下来的资金进行投资,从而有了资本性收入。观海卫镇卫西村、白沙路街道长春村等13个村在当地信用社转制成为农村合作银行时,分别入股101万元,不仅享受到了慈溪农村合作银行发展壮大带来的资产升值,每年还可以拿到10%以上的分红。(宁波日报慈溪记者站孙云东 赵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