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视点  >  陈章升文集
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阶段成果颇丰
稿源: 中国宁波网  | 2010-03-15 16:43:55
宁海山头烽火台遗址
巧夺天工的宁海当地古戏台

  中国宁波网3月15日讯(记者陈章升)今天下午,记者从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省级验收会议上获悉,宁波市文物普查第一、二阶段工作目前已经全面完成。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8304处,其中新发现6905处,复查1399处。

  甬江明州第一码头——利涉道头遗址

  为配合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文物普查队员通过对跟镇海段运河相关的文化遗址考证,发现了位于甬江明州第一码头——利涉道头遗址,该码头始建于北宋崇宁(1104)年,位于梓荫山南数百米之地,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碇港中最有历史价值的一座码头。

  在对镇海段运河的调查中,文物普查队员发现了镇海区历史最早的三座桥:建于唐大和二年(828)澥浦老街的永宁桥遗址、始建于北宋建隆元年(960),位于中大河中端的“骆驼桥”、始建于宋宝祐年间的化子闸节制闸遗址。

  此外,普查队员们还新发现与运河相关的《奉献勒石碑》、《浚河碑记》等10块碑记。有些史料填补了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空白。

  明清海防遗址——烽火台

  明朝时为预报倭寇的入侵,宁海开始在沿海建造烽火台。这些烽火台见证了数百年前沿海军民抗倭的悲壮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期间,文物普查队员们共调查登录了16处烽火台,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烽火台的保护力度。

  位于宁海东南部、三门湾畔的王干山烽火台保存较好,且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据悉,明嘉靖四十年(1561)四月,倭寇组织了最大的一次进犯活动,出动近二万人,其中宁海是倭寇进犯的重点地区,倭寇集中主力二千余人泊船于宁海圻头(宁海越溪岐头村),王干山烽火台距圻头仅四、五公里,在王干山烽火台上对敌情可以了如指掌,烽火台报警后,戚继光率戚家军星夜赶到宁海,经激战,打败倭寇,此后宁海不复有倭患,此战也是戚家军成军后的第一战。王干山烽火台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与爱国主义历史教育意义。

【编辑:陈章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