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镇海
马岙人卧佛山下投资新建低碳山庄
稿源: 镇海新闻网  | 2010-03-16 11:20:25

卧佛山庄外景

  镇海网讯 面朝大海,背靠青山,竹林、桔园相映成趣,偶有山涧清泉潺潺流过,间闻鸟鸣风奏……在舟山市定海区马岙镇的卧佛山下,有这样一片宁静之地,再挑剔的眼睛,也会被满山遍野的生态自然植被吸引,更何况一年四季除冬季外,几乎都能享用到不同的山林果蔬。

  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吸引着已在镇海发展多年的马岙人林卫平。为了能让更多人感受家乡诗一般的风光,2008年,依托镇海与定海“山海协作”平台,他在此投资新建一座自然生态与人文气息有机结合的低碳休闲山庄,取名为卧佛山庄。

  林卫平不是来马岙做自然文章的第一人,却称得上是最用心的人。作为投资人的他,还亲自参与了低碳山庄的设计、选材和建造全过程。这项DIY工程从2008年5月到2009年9月历时一年有余,那段时间,他一直待在山上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梦想。

  建筑低碳细节体现

  春寒料峭,记者一踏进卧佛山庄800多平方米的“超级客厅”,尽管是室内,仍能感受到阳光的暖意。并不是空调制造了“假象”,奥秘全在“超级客厅”的屋顶。

  和普通屋顶不同,这个“超级客厅”采用了每平方米100多元的进口PC大棚材料,半透明的“阳光大棚”,既能让光线轻松进入室内,又能在隔离95%以上紫外线的同时,留住暖意。林卫平笑着对记者说,“你瞧,紫外线被挡住了,采光却很好,所以我们里面种的花只开花,不结果。”

  这一设计在冬天,就像给客厅安装了好几个空调,据测算,仅每天节省的空调用电就有400多度;夏天也不必担心,只须在“阳光大棚”屋顶外铺上隔热材料,屋顶内张开遮光篷布,如果里外三层隔热效果仍不够理想,设计者林卫平更是想出了令人称奇的降温办法。

  早在设计之前,他就发现不少山泉流经此地,“当时就想在山泉上做些文章。”山泉具有凉气的特性,启发了他。于是,他在山庄一侧设计了一个聚水池,再利用水封等物理原理(水封就是利用水将两部分气体隔离开来的一种分隔方式)将聚水池中的泉水流入打好的渠道,渠道的另一头通入“阳光大棚”。这样,夏日里在鼓风机作用下,只要揭开大棚内的风口盖,山泉水的凉气就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阳光大棚”里,甚至直接从喝茶、吃饭的桌子底下透出来,起到降温作用。

  除了保温、降温的低碳设计,整个山庄在选材上也处处能见低碳用心。为了让山庄古色古香,林卫平先后从岛内外搜集老宅拆迁时废弃的青石板、青砖和旧石板,总数多达上百万块,将它们用于房屋墙体和路面铺设。

  他还向报废渔船采购了五六百根旧木料,用于室内装修,并且保持不上油漆的原木状态。这些原本做渔船的牢固木料,非但装修费用。

  人文理念融入设计

  林卫平不仅是一位环保主义者,他还在DIY低碳山庄的一个个细节上,体现其尊重自然、尊重文化的人文理念。

  参观中,记者了解到这样一段故事:为了给水池取个文雅的名字,很多人都绞尽脑汁也苦苦难觅,一天,林卫平在收来的准备建水池的旧石料中,发现有一块石料上面刻着“聚水”两字,林卫平当即就将它取名为“聚水池”。

  另一处布局,也让我们对文化勾勒细节的理念肃然起敬。鹅卵石和青砖两种材质的有序混搭,不仅给山庄铺出了入口和停车场,还以造型艺术述说着文化内涵。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为了将这句话的含义表现出来,林卫平将山庄门前的中间用青砖铺出了一条直道,意为“取之有道”,两侧则用鹅卵石铺成“孔方兄”造型,取其“爱财”之意,因左右对称,也有“左右逢源”之意。

  林卫平还计划在山庄通往山上的路边,修一条进士路,将历史上本地的进士作一展示,使本土历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做自然文章大有前途

  卧佛山庄一期投资五六百万元,占地近10亩,已开发部分仅占规划发展面积的1/20。对于未来,林卫平心中早已打好了算盘:“第一步是可以让人喝喝茶、吃吃饭,现在已经实现;接下去要把上山的路修好,使这片山林成为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事实上,林卫平的如意算盘与马岙镇去年8月出台的休闲旅游区建设规划有关。与沈家门、普陀等旅游胜地相比,定海的旅游产业相对较弱,2008年下半年起,定海也开始大手笔发展旅游,马岙更是重中之重。为此,田园休闲旅游区块、自驾游基地、农家乐和古文化遗址公园等旅游项目,也都在规划扶持和发展之列。“近几年,马岙的休闲旅游越来越出名,一年有10多万游客,去年就新增了1万人。要知道我们整个马岙镇人口也不过1万人。”马岙社区书记林福军侃侃而谈。

  马岙并不缺少旅游资源:马岙有“海上河姆渡”之称,考古证明其有6000年历史;以陈列当地出土文物和古人类遗址的马岙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个乡镇博物馆……

  “山庄建设正赶上了好时机。”林卫平很庆幸自己的眼光,更庆幸自己能搭上“山海协作”这趟快车。通过“山海协作”平台,他拿到了用于休闲旅游开发的200亩山林39年的承包权,目前每年只需象征性支付1.2万元。这个几乎可以忽略的承包成本,让林卫平DIY一座低碳山庄的道路走得更加稳健,也让他对做深自然文章充满信心。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