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社区中医人才紧缺 中医师坐诊“多头跑”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03-17 07:17:46

庄 豪 绘

  50岁的沈文娟是一名中医师,没想到临近退休还格外忙碌,每周得在江东东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的华光城、月季两个服务站轮流坐诊。昨天一个上午她在月季服务站就看了40多个病人,忙到下午1时多才吃上中饭。

  据市卫生局的一项调查,目前有近四成社区居民首选中医药治病防病,而两年前,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里只有17%的居民接受中医药服务。我市的各家社区医院也纷纷开出中医内科,推出拔火罐、针灸、推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近年来社区居民中医药需求被大大释放,去年,江东区中医药服务收入占该区社区卫生服务收入的35%。然而,中医药技术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推广,却遭遇了一块短板——基层中医人才太紧缺了!

  截至2008年底,全市143家社区医院的中医师与西医师之比为1:10.8,平均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仅有3.5名中医师,平均每11.7家服务站才有1名中医师。目前,各家社区医院的中医人员引进或招考的情况也不容乐观。2008年以前,全市社区医院引进或招考的卫生技术人员只有一成多是中医人才。

  江东区是全国中医药示范区,37个站里有16个开设中医内科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另有10个站点只有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为了解决中医人才紧缺问题,该区不得不让中医师每周坐诊“多头跑”。其他县(市)区社区中医人才更为紧缺。有的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师只有10来个,而服务站点却有20来个,中医药服务供不应求。

  社区医院中医人才紧缺,原因何在?业内人士分析,治疗同样的疾病,用中草药的费用只有西药的一半,医院不仅利润少,还得划出专门场地设立中药房和药库,配药师抓药,运行成本高。在市场化的经济利益驱动下,社区医院更倾向于开出西医药门诊。另外,中医不像西医有个量化标准,中医强调传承和实践,成长周期长,搭脉、问诊及处方更注重临床经验的积累,具有特殊的成才规律。一般一个西医毕业生3年至5年就可以临床派上用场,中医类毕业生则要6年至8年摸索积累经验才能成才。还有,市民喜欢找老中医看病的传统思想也在某种程度上延长了年轻中医师的成长周期,久而久之造成了基层中医人才“留不住、用不上”的现象。

  本月初,我市出台的全省首个《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为中医药人员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由同级财政连续3年资助社区医院培养新招的中医药毕业生,增加社区医院中医药人才的录用比例,站点要配备能中西医并用的医技人才,通过5年努力使中医药培训覆盖全市所有全科医师和乡村医生。

  记者昨天了解到,今年江东将新招20来名中医毕业生充实服务站,江北将对全区社区医师开展中医药培训。

  宁波日报记者 蒋炜宁

  新闻链接

  中国国医节的来历

  3月17日是中国国医节。早在1929年,国民党政府提出取消旧医药,全盘否定中医中药。这意味着我国几千年传统中医中药就会被遗弃。这个“废止中医案”引起医学界非常大的震动。同年3月17日,全国17个省市、200多个团体、300名代表云集上海,高呼“反对废除中医”、“中国医药万岁”等口号,上南京请愿,最终迫使国民党政府撤除取消旧医药决定。为了纪念这次抗争胜利,并希望中医中药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弘扬光大,医学界人士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