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包租协议变成“三角债” 店铺业主进退两难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03-27 08:16:59

  中国宁波网讯 多亏了调解委员会,拖了快一年的包租纠纷总算解决了。23日下午,江北北岸琴森小区“水街”的部分店铺业主来到文教街道,向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赠旗致谢。

  包租成欠租 “套牢”众业主

  慈城的沈先生是北岸琴森“水街”的店铺业主。他向本报新闻热线反映,2008年4月,他花了250万元买了3间店铺,当时就是看中了负责包租5年的承诺,每月能收一万元租金。然而没想到的是,到了去年7月,租金就没了下文。包租经营的公司对他说,公司无力再继续向业主支付租金。沈先生告诉记者,这时再细看合同,发现和自己签订包租协议的,并非是卖房的开发商,而是一家广告公司。

  不仅仅是沈先生,购买“水街”的七八户店铺业主都碰到了同样的麻烦。去年,沈先生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然而当时广告公司账面仅剩几千元钱。沈先生说,虽然法院判了,可要拿回钱也是困难重重。到目前为止,被拖欠的房租已长达9个月,损失不小。

  调解来帮忙 解开烦恼“结”

  今年年初,江北区开“两会”期间,沈先生给区领导写信,诉说自己的烦恼,希望政府给予帮助。求助信引起了江北区领导的重视,而调解纠纷的重任落到了文教街道。经过文教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疙瘩”总算解开了。上周,沈先生与广告公司达成协议,双方各退一步,广告公司支付他5个月的租金,包租协议终止。

  文教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人方国磊告诉记者,经他们了解,包租的广告公司把几家店铺统一转租给一个老板,但那个老板装修做了一半就走掉了,打官司也不了了之。在这个项目上,广告公司长期来没有一分钱进账,结果演变成了“三角债”。调解委员会接手后,仔细研究了法院判决书,召集双方多次协商,最终促成沈先生等三户业主和广告公司和解。剩余的业主,广告公司目前也在接触、商谈中。目前,街道通过物业公司帮助店铺恢复原状,预计过阵子就可交还给业主。

  沈先生说,目前他已经收到这笔迟来的租金,“没有街道调解委员会帮忙,业主们不知道此事何时才能收场,真的很感谢政府为我们排忧解难。”

  包租有“诱惑” 也要防风险

  眼下,“水街”店铺业主都面临自主招租、经营,又添了一桩心事。沈先生说,经过这一番变故,他开始对包租“心有余悸”。

  近年来,投资独立式产权商铺、公寓成了市场热门,不少开发商开出包租5年,每年有5%—8%回报率的承诺,销售商业性房产。房产业人士指出,投资店铺、公寓,不要单纯为高额的包租回报所“诱惑”而一时冲动,以为有包租协议就可高枕无忧,个中风险不可不防。早在几年前,国家建设部就发布售后包租这一模式存在的隐患警示。有些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商抱着“圈钱融资”目的,提出以包租、高额回报的条件来卖楼后撒手不管,引起诸多纠纷。

  近几年,不少宁波到外地购买商铺、公寓的投资者,都碰到租金无着落、店铺空置的尴尬处境,而维权难度极大。律师建议,以售后包租等方式购房的业主,一旦发现开发商或运营商不能按合同要求兑现回购或支付回报承诺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交涉,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千万不能久拖不决。

  宁波日报记者余建文

【编辑:刘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