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采茶。(余建文摄)
理条。(余建文摄)
机器炒茶。(资料图片)
又到一年清明时。当城里的人们去郊外上坟、追思先人时,茶农们却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4月2日,记者来到江北慈城镇英雄水库边的南联村,茶农徐国来正坐在小凳上,专心致志地理条。宽大的竹晒匾上摊着一捧捧翠绿的茶叶,透着一股清香。老徐说,这些都是上午刚摘来的。
老徐干茶叶这行已近20年了,他和邻居一起承包了20亩茶园,这几天正赶着采茶、制茶,争取卖个好价钱。茶园就在村后的山上。走进茶山,不时看到三两个头戴草帽的采茶茶农,双手如彩蝶般上下翻飞,采下的茶叶放在腰间的竹篓里。茶树长得很密,在里面转个身都难。茶农告诉记者,她们早晨6时半就上山了,一直干到11时左右。吃罢中饭,下午1时许又继续采,一天要采摘八九个钟头,劳动强度很大。老徐说,一年中采茶就集中在20几天里,“现在采的都是明前茶,品质最好,再过阵子是雨前茶,味道就差些了。”
南联村这一片种的都是龙井茶。采下的鲜茶叶,经过理条后,下一步就是杀青、炒制了。现在市面上的龙井茶基本都是机器炒制。加工的机器有两台,一台长方形的用来杀青,就是通过高温,把鲜叶的水分蒸发掉,让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这时,鲜茶叶会散发出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鲜叶杀青两遍之后,再送入圆筒形的机器,进行最后的翻炒。老徐说,别看是机器炒茶,同样讲究技术,温度、时间必须掌握得丝毫不差,为此他专门请了师傅来操作。炒制茶叶往往在夜里进行,一次要一个小时,这样第二天一早就能上市销售了。
因为倒春寒的关系,今年茶树被冻伤了不少,老徐说茶园较往年减产至少两成。一个工人一天只能采摘800克鲜叶,等最后炒制成干茶成品,也就200克左右,可以说,颗颗嫩芽,都凝结着茶农的辛苦。当你品茗翠绿飘香的明前茶时,可曾想起茶园里那忙碌的身影?
宁波日报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傅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