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一望无际的蒿草和芦苇,纵横交错的水道中,一群群野鸭在碧波里嬉戏觅食。在鸟儿翔集的杭州湾湿地,人们惊喜地发现,这里既有常见的绿翅鸭、斑嘴鸭,也有比较罕见的白眉鸭、鹊鹞、金眶鸻和夜鹰。
东海之滨的宁波湿地资源丰富,2公顷以上湿地面积共计38.92万公顷,占全市区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湿地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濒危物种种类多,特别是沿海滩涂湿地是国际性候鸟迁徙停歇的重要驿站。许多珍稀濒危水鸟在这里栖息、越冬与繁殖。其中,夜鹭、牛背鹭、黑脸琵鹭、松雀鹰、燕隼等163种鸟类被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岩鹭、白眉鸭、大尾莺等52种鸟类被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
宁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植被逐渐茂盛,多样的森林小气候,良好的防御、保护条件,以及丰富充足的食物源,为陆生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提供了优越条件。据近年调查,宁波共有两栖动物23种、爬行动物50种、鸟类349种、兽类49种,约占全省陆生野生动物总种数的68%,有多种珍稀濒危物种已被列入有关国际公约或协定而受到保护。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从2002年开始,宁波开始启动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小区工程,对国家、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予以强制性保护;对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实施拯救工程。至今,宁波市已建成各类野生动植物保护小区18个,保护面积43万多亩。这些保护小区在成为野生动植物天堂的同时,也成了生态旅游景点,胜景与珍稀动物共存。
针对全市湿地资源呈现天然湿地减少、人工湿地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市适时编制出台了《宁波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规划建设一批重点湿地工程项目,升格建设浙江韭山列岛省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使之成为国家级保护区;新建杭州湾河口海岸湿地自然保护区、象山港海岸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镇海棘螈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同时,全市将规划建设11处湿地公园。
今年4月,鄞州区在寸地寸金的中心城区动工建设长度1.5公里平均宽度300米的中央湿地公园,这个由清华大学简盟工作室与美国L+A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公司联合完成设计的项目,占地面积约700亩,加上已经建成的400亩的鄞州公园,将共同构成鄞州新城区绿色的“城市之肾”。
而中国八大咸水湿地之一的杭州湾湿地项目还引起了世界银行与全球环境基金会(GEF)的高度关注,世界银行为该项目提供了500万美元的赠款,以支持自然湿地保护区建设。
自2006年以来,湿地中的5000亩围垦地实行全封闭管理,为鸟儿营造一个舒适的家,三年多时间下来,区域内植被恢复良好,鸟类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加。今年春天,华东师范大学河口和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几位湿地专家发现,湿地内鸟类已经在100种以上。浙江野鸟会的多名会员还拍摄到了被列为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的震旦鸦雀与斑背大尾莺等非常罕见的鸟类。
从杭州湾湿地,我们已经看见宁波湿地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