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反应:
卖方降价,买方观望,炒家“抛售”
调控新政密集出台的短短几天,敏感的买卖双方都做出了反应。
记者周末在北京市朝阳路兴隆家园的一家“链家地产”门店遇到了业主李先生,他3天前刚刚把自己待售的房子提价到27000元/平方米,而周末一系列新政策出台后,李先生决定把房价降到26000元/平方米。
“如果还是不好卖,还能再往下降一点。”李先生告诉记者。
据这家门店的负责人介绍,这几天来,购房者看房的意愿大大降低。而像李先生一样表示愿意适度降价的卖主倒是多了起来。只有少数急于买房的客户希望立即成交,趁政策过渡期减少首付。
去年底曾经在中介登记想买二手房的孟小姐,最近几天频繁接到中介的电话,向她推销房源。“看得出来中介很着急,想趁高价把房子卖了。政府出台这么严厉的政策,我想房价一定会稳定住,我选择继续观望。”孟小姐说。
据中介公司“我爱我家”有关负责人介绍,近期快进快出的短期炒家迅速“抛盘离场”,业主的疯狂心态逐渐平复。通州、望京等前期炒作的热点区域房源量增加了30%,而购房委托量下降了25%,成交量较4月初的周末下降了20%。成交价格企稳,业主“跳价”和毁约现象基本消失。
“购房者对房价继续快速上涨的预期大大降低,对这次出台的调控政策效果普遍比较期待。”“链家地产”市场分析师张月认为,购房者的观望和卖方的适度降价,会让北京房价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趋于平稳。
中长期效果:
有利于供求平衡,使市场回归理性
“我们15日晚上就召开了紧急会议,判断政府还可能出台更严厉的政策,已经着手准备应对措施。”某楼盘销售经理告诉记者,“这个周末看房人的数量跟往常差不多,但有成交意向的明显减少。如果销售量大幅下滑,我们会顺应市场适当降价。”
就在这个周末,北京通州区两个热门项目开始打折促销。
业内人士认为,从中长期看,一系列调控措施将缓解当前市场上的恐慌性购房,改善型购房者会更加量力而行,而投资投机型购房需求将受到严厉抑制。总体而言,市场成交量可能出现明显下滑,购房者将更多选择观望。
同时,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开始针对开发商收紧流动性的政策,资金实力相对较弱或项目体量较大的开发商将率先降价促销,从而带动同区域或同价位的一批项目打折销售。如果购房者观望导致交易量大幅下降,一手房市场可能出现连锁反应,降价促销的情况会多起来。受此影响,二手房价格也将逐步回落。
朱中一表示,随着购房需求的回落,新项目建成和炒房者离场带来的房源量增加,扭曲的市场供求关系将趋向平衡,房价也将趋于稳定和理性。受一系列政策的影响,首次购房和购买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的比例将有所上升。开发商应该顺应这一趋势,开发市场欢迎的产品。
“供求矛盾缓解,价格回归理性,交易量长期看将在稳定的市场中温和放大,有利于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朱中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