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人口深度老龄化 宁波老年人潜在医疗需求巨大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04-21 08:12:05

  未来宁波的医疗资源供给缺口有多大?

  课题研究表明,未来10年如果只考虑户籍人口,宁波未来医疗资源完全可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但若要考虑外来流动人口即按照总人口计,则宁波未来卫生资源会产生很大缺口。至2015年,床位与卫技人员的缺口分别为6664张和1757人,到2020年则缺口分别达到9571张和4292人。这会对老年人就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些有限的医疗资源还存在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浪费。据调查,被调查的71家医疗机构,床位利用率小于70%的占四成六,床位利用率超过90%的占三成多,处于两者之间的为二成三。

  另外,目前这些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与老年服务项目尚有多处需改进。调查中,仅有四成三的医疗机构为老年人看病提供挂号、就诊、化验、检查、交费和取药等全部“六优先”基本服务项目。

  尽快启动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工程

  有关部门推算,到203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将达到GDP的24%。如果能将病人从大医院合理分流到基层医院,则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可下降到15%;如果能积极有效地加强慢性病预防,卫生总费占GDP的比重可下降到13%;如果既积极有效地加强慢性病预防又合理分流病人,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可控制在8.8%左右。可见,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十分重要。

  本次调查发现,宁波老年人每天或经常锻炼的不到一半,换言之还有一半的老年人基本不参加锻炼;另一方面,抽烟、喝酒或既抽烟又喝酒的比例高达四成二。另外,能达到参加一年一次体检的老年人比例也只有四成四,有一成多老年人从来没有体检过。

  课题组建议尽早启动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政府预防保健投入机制,政府扶持医院开设预防保健门诊、预防保健服务中心。

  老年人迫切需要价格合理、方便就近的治疗与康复,因此要重点建设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通过财政补助措施引导高水平医生流向基层医院;通过医保政策引导居民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看病;建立大医院与社区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这是投资少、见效快,实现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

  宁波日报记者 蒋炜宁 通讯员 范 霖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