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来,全市各级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忙得连水都来不及喝。记者一直等到下班,他们才有空,静下来慢慢回忆,细细述说,那些平凡却深深打动他们的人和事。
讲述人:江北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钟先荣
卖杂货的小店捐了100箱矿泉水
4月19日那天,我们接到孔浦街道百合社区居委会的电话,说有一个店主想捐100箱矿泉水,问我们可不可以过去取一下。我当时想,能捐100箱水的至少也是家小超市吧,可到那儿一看,才发现是个又小又挤的杂货铺,最多只有七八平方米。迎面而来的店主是名40多岁的中年妇女,我们叫她王大姐,穿着朴素,说话很实在:“水我都买好了,寄存在人家仓库里,随时都能拿。”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王大姐来自河南农村,夫妻俩在这里开店好几年了,平时月收入也就千余元,还有个儿子要养,生活并不宽裕。“不,不,我们很好了。”王大姐说,以前在老家时一年只能赚十几元钱,现在来这里开了小店,生活有了着落,和以前比,不知道有多好。“我这两天一直在看电视,你们不理解,我们都是穷过来的,我知道没钱没房没东西吃,有多苦,多让人难受!”说到这里,王大姐抹起了泪。
100箱矿泉水不是个小数目,不能马上运走。王大姐一听急了,从一个铁盒子取出所有现金,塞给我们:“我昨晚数好的,300元,帮我捐给灾区。”一沓钱都是零票,我不知道这是她几天的营业额,但我相信这个善良的大姐已经尽了全力。
讲述人:市慈善总会办公室副主任汪小萍午饭只吃馒头扫地阿姨捐100元
这几天实在太忙了,来捐钱的人很多,万元以上的也不少。可我没想到的是,我们楼里的扫地阿姨,也说要捐200元。我知道200元对她的意义,可能比2万元对普通人的意义都重。
这个阿姨我们都认识,姓严,60来岁,四川人,来我们大楼做清洁好多年了,人缘很好。大家都知道她家境不好。中午在食堂吃饭,她从来都是吃实心馒头,顶多打一点青菜豆腐吃,从来不会超过2元钱;下午去幼儿园接孙女,好几站路呢,连公交车都舍不得坐,都是走着去的。可就是这样一个一分钱恨不得掰两瓣花的阿姨,今天中午悄悄找到我,塞给我200元,说要捐给灾区。
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劝她,不用捐那么多。可阿姨说,这两天看到那么多人进进出出为灾区献力,觉得自己不做点什么有点过意不去,她还觉得和别人比,200元实在太少了。我们都劝她,爱心不在乎钱多少,量力而行就好了,何况家里还等着用钱呢,最后阿姨捐了100元。
讲述人:鄞州区慈善总会工作人员王冠宇从购房款里拿出1万元捐给灾区
前天中午,有名姓夏的女士找到我们慈善总会,说要给地震灾区捐1万元。这个夏女士30来岁,穿着挺考究的,我就随口问了一句:“您是企业主吧?”她笑了:“哪儿啊,我们是工薪族,还是‘房奴’呢!”
我顿时有点尴尬,对方倒是毫不介意,说是可以聊聊。她大大方方地告诉我,她是象山人,在宁波工作,最近正准备买房子。可眼下楼市实在让人捉摸不透,夫妻俩都在观望之中。最近,他们天天看电视,灾区的一个个故事让他们的心起伏难平。有时候一闭上眼睛,就会出现那些镜头,倒塌的房屋,失去父母的孩子,无依无靠的老人。“他们连家都没有,连个安身的地方都没有,我想想就觉得心酸。”于是夫妻俩合计着从购房款里抽出1万元捐给灾区。
“1万元,在宁波也买不了1平方米房,如果少住一平方米,能够为玉树的同胞带去一点温暖和帮助,我们会觉得很欣慰。”夏女士这句话很实在,让我很感动。此外,她还当场结对资助了一位鄞州籍贫困高中生,准备将爱心长期进行下去。
东南商报记者 樊卓婧 通讯员 张志平 陈海英 卢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