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上午8时许,家住西门口的管大伯从容地走进市第一医院,他没有到挂号窗口排队,而是走向二楼大厅北面的自助挂号机。
管大伯在自助挂号机触摸屏上先后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最后刷了一下就诊卡,自助挂号机“吐”出了当天上午心血管内科的专家门诊号单。
今年69岁的管大伯心脏不太好,又有高血压,因为最近天气反常,觉得身体不舒服,所以来看专家门诊。
“以前看专家门诊,一大早就得来排队挂号,晚了怕挂不上。夏天还好,冬天天冷,一早出门,老伴、子女都不放心。”管大伯晃了晃手中的号单说,“今天是我第二次网上挂号,是女儿星期天帮我挂好的。”
市第一医院在去年11月推出网上预约自助挂号服务,患者可在医院网站上通过手机预约当天及第二天的专家门诊号,到时再到医院的自助挂号机上确认即可就诊,挂号费等费用则在手机话费中扣除。
“我发现用自助挂号机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这的确能节省不少排队时间。看哪个医生,上面也都有介绍。”管大伯对自己一把年纪了还能使用这些“新玩意”颇感自豪。
笔者告诉管大伯,这些都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给患者带来的便利。管大伯连连称赞:“电脑是个好东西,至少不会再把我变成‘女人’。”
原来在几年前,管大伯曾在一家市级医院遭遇过“性别误会”。那一次,管大伯感冒发高烧,需做血常规检查。
当时,化验申请单都是医生手写的,在性别一栏用打勾或划线来区分。但医生在“男”字上的勾画得不完整,化验科的医生误以为是斜线划掉了“男”,硬是把“管大伯”变成了“管大妈”。
“取化验结果的时候,我还以为遇到了同名同姓的异性。”管大伯笑着说,“现在好了,化验单直接在电脑上传过去,到窗口刷就诊卡就行了。听我女儿说,不一定非要在医院等化验结果,回家上网也能查到。”
“方子不会看错,药不会抓错,费用不会算错”,医疗信息化的精准与快捷,对于患者来说就是健康和安全,还有更多便利。
如今,管大伯也不必每次看病都跑大医院。因为市第一医院为每一位患者建立了专属的电子病历,记录着每一次的病情诊断和检查结果。管大伯平时可以到离家近的西门卫生院看病配药,医生通过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就能查看到他的电子病历。
延伸阅读
去年9月,我市通用就诊卡和门诊病历本项目三期顺利完成,扩大到了五县38家医院,初步实现了全大市一卡通、一本通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市各医疗机构均已实施刷卡就诊,通用就诊卡已发放320万张。
通过实施数字化医院、医疗服务信息网上查询服务等工程,各大医院实现了资源整合、流程优化,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叫号就诊,自助挂号,网上预约挂号,电子处方,检查报告自助打印、上网查询、自动回传医生等信息化医疗服务功能已为广大患者所熟悉。
宁波晚报记者 周 骥 通讯员 赵冠菁 张科 屠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