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宁波博物馆馆长带你看国宝——天亡簋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05-17 08:23:06

图为天亡簋。

  天亡簋,相传清朝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县,很久以来失去踪迹,1956年忽然在上海发现。因作器者是周武王祭祀祖先时名叫天亡的助祭大臣而得名;又因铭文中有“王又大丰”语句,故又称大丰簋。

  簋是古代的食器,相当于现在的饭碗。古人宴飨时席地而坐,簋放在席上,用手取食物。在商周时期,簋还是重要的礼器,在祭祀和宴飨时,和鼎配合,标志着贵族的等级高低。

  天亡簋通高24.2厘米,口径21厘米。侈口、圆腹、圈足、方座。腹附四耳,耳作兽形,均有垂珥,在器腹与方座外部均饰以张口回身的龙纹,圈足部饰变体龙纹带。在青铜器纹饰中,凡是蜿蜒形躯体的动物都可归之于龙纹。而在商周时期龙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多种多样的,有爬行、卷体、双体等等。当时的书籍中对龙的记载也不尽相同。而天亡簋上的这种龙纹与四耳方座器型,仅流传于西周初年的武王、成王时期。结合器物内的铭文,可以确定此簋制作于西周武王时期,距今约3100年。

  在天亡簋的器腹内,刻有铭文8行、共76字。铭文先说王有“大丰”,即说武王要举行祭祀大礼,泛舟于辟雍的池中,祭祀于辟雍内的明堂。武王降命于助祭的天亡,让他帮助衣祀王父文王和事喜上帝。然后记述武王受到文王护佑,终于灭商。作器者天亡说明,为了称颂王的功德,因而作此簋以为纪念。铭文中的“辟雍”本为西周天子所设的太学,东汉以后,为历代祭祀之所。明堂为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及祭祀、庆赏、选士等大典,均在此举行。“衣祀”指遍祀先王。“事喜上帝”的喜,即《诗经·商颂·玄鸟》中“大糦是承”的糦,即祭上帝。

  天亡簋是西周初年武王时期的标准铜器。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在牧野(今河南淇县)打败商纣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周朝,史称西周,天亡簋的制作年代即在此时。它无论在器形、纹样图案、铭文、书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商代铜器那样的流丽和奇饰。这说明早在商代末年,周人的文化艺术已经十分发达。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