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外景,房子里闷热又潮湿,天气好的时候,主人就把衣服挂到外面晒晒太阳。
一家三口就生活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房子里,屋子在女主人的打理下显得井井有条。(以上图片由网友“大副”提供)
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集装箱,挖出一扇窗、一道门,就成了一间房。一对从外地来甬打工的年轻夫妇,一个15个月大的孩子,就在这间房里安了一个家。网友发布的一组“他们的家在集装箱里”的照片引来无数人感叹生活不易。
那么,这一家人的生活状态如何?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在集装箱里“蜗居”?对于生活和未来,他们又有怎样的打算?昨天上午,记者走进了这户“蜗居”人家。
不足20平方米的蜗居又闷又热
上午10点左右,记者在中兴路附近如蛛网般盘综复杂的小巷里转了很久,才找到这间集装箱房子。房子大门紧锁,窗户半开。对面小店的老板娘说,女主人带着孩子出去买东西了。
等了大约十几分钟,25岁的小方抱着儿子买了洗发水回来。记者说明来由,她显得有些诧异,但还是开门让记者进屋坐坐。
这是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狭窄空间:煤气灶、餐桌、床、写字台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但没有自来水和厕所。
房子所处的位置是城乡接合部,周边有很多出租房,有公共厕所和澡堂,“生活用水都是我丈夫从那里打来的。”小方指了指对面的出租房。
屋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台七成新的空调。“老板租给我们时,就已经装好空调了。”集装箱改建的房子有一个特点:夏热冬凉,气温到超过20摄氏度的时候,屋里就要开空调,电风扇根本没用。
从集装箱旁经过的行人车辆很多,噪音很大,尽管如此,除了晚上睡觉,小方还是很少把窗户关上,“因为屋里很闷”。
进门处的墙上挂着一块蒙上了一层灰的腊肉,小方说是母亲特地腌了给她的,很下饭。
为了照顾孩子,一家人蜗居在集装箱
小方一家并不是租不起房子,她丈夫跟着老板在工地上驾驶挖土机挖土方,每个月收入有三四千元,而一家人的开销每月大约需要2000元左右。
那为什么一家人会选择“蜗居”在这闷热、潮湿的集装箱里呢?小方说,是因为附近暂时租不到房子。
小方是千岛湖人,丈夫是重庆人,夫妻俩原先都在慈溪打工。后来丈夫来了宁波。丈夫一人租房要钱,小方在慈溪带着孩子又要花钱租房,为了省点钱,丈夫和工友一起从出租房搬到了集装箱房子。集装箱是老板提供的,免房租。
“要工作又要带孩子挺累,我又舍不得把孩子独自丢在老家。”今年4月,小方辞了慈溪厂里的工作,带着孩子来了宁波,“结果附近的房子都租光了,一时找不到住的地方,就在这里暂住。”不过,他们还是打算搬家,随着夏季的到来,集装箱就像一个蒸笼,“大人都受不了,更别提小孩了。”
“你知不知道这样由集装箱改建的房子是不允许住人的?”小方有些茫然地笑了笑。她说,自己除了照顾孩子,家里的大小事情大多是由丈夫来决定的。
“老板当年打工的时候也住过这样的房子”
“我也很想找一份工作。”看着一岁多的儿子蹲在门口和隔壁两岁多的姐姐玩耍,小方突然变得有些沉默,尽管每天和孩子在一起很开心,但时间长了,难免有些空虚。
丈夫每天晚上六七点钟才能下班回家,有时就顺便在工地上吃晚饭,家里多数时候就小方和儿子两个人。记者留意到,附近的出租房里有很多像小方这样的年轻妈妈,料理家务,照看孩子,聚在一起聊聊天成了她们生活的主要内容。
小方如今就等着儿子上幼儿园的那一天,她能出去找份上白班的活。一想起上幼儿园的事,小方就有些心烦,公婆想把孙子接回重庆老家去念书,可小方却想让孩子在身边上幼儿园,小方说,“出来打工,终归还是要靠自己的。”
尽管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如意,但在采访过程中,小方始终是笑眯眯的,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坦然和乐观,“你知道吗,把这个房子租给我们的老板,以前也给人看过工地,那时候,他住的就是这个集装箱。现在我们的生活虽然很艰苦,但每个人都是靠自己一点点地努力,才过上好日子的。”
东南商报记者 石承承 实习生 李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