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魏志国近日打进本报新闻热线,他说在鄞州区下应街道姜村,有一座古桥刻有两个不同的名字。他觉得挺纳闷的,想请记者联系文物专家帮他解开疑团。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
魏志国家住邱隘,是一名文保爱好者,平日喜欢在乡间寻幽访古。他陪着记者来到鄞州区下应街道姜村的前塘河,河上一座桥从外观看比较古老,桥身大约七八米长,宽约三米,桥两端是长长的青石板。虽经岁月的风雨,但桥面依然结实。据村里的王支书介绍,这座桥修建于民国12年,桥身全部用钢筋水泥浇筑而成,一直很牢固,到现在为止没有修过。
在魏先生的指引下,记者看到,桥的一侧刻着“古姜村桥”,另一侧则刻着“张村桥”。从笔迹来看,两个桥名应该是同一个人所题,由于年代久远,落款处的年份已模糊不清。
桥下还立着一块石碑,名为“古姜村桥业碑”,立碑时间为民国12年12月。碑文大意为出于村民交通便利考虑,特建姜村桥云云。而在这碑文下面,还有一篇《改造张村桥缘起》,上记载:“桥形势低而流水不畅,水流湍急,渔船不能入……”魏先生分析,从两篇碑文推算,很可能是建姜村桥在先,后来由于常发大水,村里又对老桥进行了改造,并改名为张村桥。那么,改造后的新桥为什么还保留着古姜村桥的老名字呢?
一位姓顾的年近八旬的村民跟我们聊起了这座桥的故事。他说,这座桥共经历了两次建修。其中第二次重修,是拆掉旧桥,在原址重建新桥,“民国中期,村里发大水,桥的两侧水位差足有1米多高。当时,一位叫张建光(音)的乡贤发动村民集资,重新建桥。建成后,由于村里姓张的村民捐的善款占了大头,于是把原来的“姜村桥”改名为“张村桥”,但其他村民认为历代相传的桥名也应该保留。最后商量,把两个名字都刻到了桥上。”
为了验证顾大爷的说法,记者又致电鄞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谢国旗主任的说法和顾大爷基本吻合,他告诉记者:“在古代,桥的名字通常是以附近村民的姓氏来命名的。”据记载,这座桥最先建于清朝初年,只是石板桥。住在这里的人大都姓姜,所以就叫“姜村桥”,民国初年,村里迁入了大批张姓村民,而且宁波话“张、姜”不分,在当时修桥时,就命名为“张村桥”,转眼到民国12年,这座桥又进行了重修,这时候有人提出不应该忘记桥的老名字,于是,一桥出现两名,一直沿用至今。
据我市文保专家杨古城介绍,像这样的双名桥,在宁波有十几座,鄞州区古林镇俞家村也有一座石桥,有“鼎新桥”和“同春桥”两个不同的名字。这些古桥同桥不同名的原因主要都是重建所致。老桥因为各种原因被拆了,后人在原来的地方造了新桥。为了记住老桥,同时又由于种种原因需要一个新的桥名,于是就把老的和新的桥名分别刻在两边的桥栏上。
宁波晚报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江天宇 徐永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