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心理援助者沙龙的志愿者为镇海区庄市爱心学校的学生做心理辅导。
日前,宁波心理援助者沙龙的志愿者对镇海区庄市爱心学校138名五年级学生做了一次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结果显示:有84.7%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焦虑。庄市爱心学校是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受测验学生普遍“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该校只有60%学习好的学生能升入镇海区的初中,导致学生越临近毕业越焦虑。
小学毕业就面临升学压力
宁波心理援助者沙龙是由我市一些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公益组织。学生们学习焦虑的主要表现为:每天把学习挂在心上,担心被老师提问,上课时一直不放心,一有考试就怕考不好,更怕考不好后被父母责骂。有50%的学生因成绩不好而被父母打骂过。
诊断测验结果出来后,心理咨询师和学校老师一起寻找了这些学生焦虑的原因。学校老师认为,学习焦虑形成的原因很复杂,但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在小学毕业时就面临升学压力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镇海区各初中目前接收农民工子女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学校每年只有60%左右的学生能够在区内上初中,主要是上附近的庄市学校。还有40%的学生要自找出路,根据往年的经验,家长替这些孩子找的出路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到宁波的一些武术学校去读书,以后毕业了可以做个保安之类的工作,但武术学校一般是民办的,收费不低,只有小部分家庭条件稍好的农民工子女读得起;一种就是回老家读书。
庄市学校是镇海区的一所公办学校,分为小学和初中两个教学段。5月20日下午,该校朱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初中段每个年级只有三个班级,除去该校内部小学升入的两个班级外,对外只招收一个班,而报名的人实在太多,所以学校是根据报名者的考试成绩以及老师评语等,择优录取学生的。
成绩很好的他在关键考试中作弊
记者在对镇海区另外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务实学校的小学升初中状况进行了解后发现,爱心学校的学生升入本区初中的比例已经算高了,务实学校的学生这一比例只有20%左右。
务实学校校长办公室的张老师介绍说,他们学校六年级有四个班,共160多名学生,近几年来,每年只有30多名在考试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才能上本区初中。
对小学升初中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张老师深有感触。他说,每到五六年级,特别是六年级,学生中就笼罩着一种大考即将来临的气氛。学校的压力很大,因为上公办初中的学生少了,当年的生源就会少,所以学校千方百计想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今年已经开了好几次六年级学生家长会了,每次都希望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家长也都将孩子考上镇海本地的初中作为目标,每天提醒孩子好好学习,有的甚至因为学习问题打骂孩子。学校和家长的压力最终都落在了孩子们身上,他们学习挺用功,但最终能上本区初中的只有少数人。不能上本区初中,对孩子们的打击挺大的。
记者了解到,由于太看重成绩,该校几年前曾发生过一名六年级学生在全区统考中作弊被发现的事,这名学生平时成绩很好,在前一次模拟考试中考分是全校第二名,但他仍怕自己在关键的考试中失利,结果动起了歪脑筋。
“既然教育部门同意社会力量办农民工子女小学,就应该配齐相应的初中班,让农民工子女也像本地孩子一样全部升入初中。让学生们在这么小的年纪就开始在学业上角逐,实在太残酷。”张老师说。
初中学额有限,不少孩子需回老家读书
记者随后致电镇海区教育局了解情况。镇海区教育局的一位钱先生告诉记者,该区对农民工子女求学问题一直很重视,也一直在做努力。2009年的统计结果显示,镇海区外来农民工子女中能够升入本区初中就读的,接近74%。这些学生中有在公立学校上学的,也有在农民工子女学校上学的。据介绍,该区教育局规定,学额有余的初中必须主动接收符合就学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庄市爱心学校、务实学校升入本区初中的学生比例低于平均水平,可能是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入学率稍高一些的缘故,各校升学比例有差异也是正常的。
按镇海区教育局的政策,小学升入初中,不得进行任何考试,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报名,就有被录取的机会。但如果符合条件的报名者多了,而学校的名额又少,一些初中有时也会用学生考试成绩作为依据,择优录取。区教育部门正在想方设法增加初中学额,但镇海区各初中现在的接收能力还是有限的,一些农民工子女只得回家乡继续求学,做父母的还是要提早作打算。
对这一问题,市教育局教育服务热线的余老师也表示,我市教育部门一直在加大公办初中对农民工子女的接收力度,但目前,在我市的农民工子女相对来说确实是上小学要比上初中容易一些。由于高考是分区域招考的,农民工子女往往在上到初中三年级时就要回老家读书,准备参加老家所在地的中考,如果宁波的教育部门开办更多的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初中,就会出现到初三没人上学的现象。在农民工子女读完小学后,我市目前是以公办初中接收为主,但公办初中的学额有限,所以每年都有不少农民工子女需回老家上初中。
家长要改变心态,减轻孩子压力
余老师建议做家长的农民工,在租住地附近初中满额的情况下,到离租住地远一些、地理位置偏一些的初中去报一下名,或许还有名额。同时,也可以到我市的一些民办初中去看看。实在不行的话,就送孩子回老家读书,孩子上到初中已经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在老家的爷爷奶奶辈也可以帮着照看一下孩子。
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市心理咨询治疗中心主任禹海航认为,一般来说,本地孩子在上初二、初三时会感到升学压力,而农民工孩子的升学压力提早了整整三年,客观上加重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负担。要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部门需设法给农民工子女小学设置配套的初中或增加本地初中的招收能力,尽量让更多的农民工子女不用考试就可进入本地初中学习。但这个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要减轻孩子的压力,关键还在于家长。父母要让孩子意识到,如果不能上本地的初中,不是自己不够优秀,而是入学名额有限造成的,回家乡读初中也是有前途的。我市的一些心理志愿者也可以给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家长进行一些心理疏导,通过让家长改变心态,来减轻孩子们的心理压力。
宁波晚报记者 杨静雅 实习生 徐益霞 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