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抗击冰冻雨雪灾害时,本报记者汤碧琴在采访滞留车站的外来工。
|
|
|
图为一组民生热点报道。
|
|
|
图为城事周刊帮办采编人员与爱心读者一道认亲宁波市光荣院革命老爷爷。
|
|
|
图为新闻热线室的值班员在接听读者来电。
|
|
自复刊以来,《宁波日报》坚持“开门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坚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近年来,日报更是取向民本意识,凸显人文关怀,注重平民视角,着力做好民生与公共服务新闻,反映民声、民意、民情,聚焦社会热点、难点、焦点,体现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也展示了党报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多年来,本报坚持“三贴近”原则,以民生的视角和理念来报道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宣传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所作出的种种努力。找到党的主张与民意的“共鸣点”,关注国家政策的出台,关注重大事件,对就业、就学、就医和社保等诸多领域的民生报道做深做透,重点策划、精心组织了“解四难创四优”活动、市区优质供水、三江六岸防洪等实事工程建设的“大民生”新闻报道,努力在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搭起连心桥。
在对民生和公共服务新闻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中,本报不断创新理念,强化党报的服务意识。倾听群众呼声的新闻热线已经成为市民的公共话语平台;社会新闻版1周6期的《民声民情》栏目,为读者提供政策问答、资讯共享和知识解读等;城市周刊的《城事帮办》栏目,以策划报道公益类新闻为重点,强化新闻服务,促进读者真情互动。
社会转型期,新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本报通过关注和贴近这些民生问题,切实担负起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舆论监督报道一向是《宁波日报》十分重视的,每年有大量的舆论监督稿件见报,《无病老人两月“吃”药十二万》、《出租车上遗巨款涉嫌医药回扣案》等,对遏制社会不良现象、纠正不正之风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得当,有利于化解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1996年,日报在地方新闻版推出《新闻聚焦》栏目,从小视角切入,对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深度解读、透视,为疏解社会矛盾、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宁波日报》坚持把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群众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始终关注民众之所思、所想、所感、所惑,努力使“民心”舒畅、“民声”畅达,“让党和读者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