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警方预警:高考临近 考生和家长谨防各类诈骗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0-05-30 07:42:12

  中国宁波网讯 今年高考即将拉开帷幕,莘莘学子正积极备考,考生家长也正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学生家长爱子心切的心理,广发虚假手机短信进行诈骗。为此,警方昨天发布预警,提醒考生和家长高考前后应提防各类诈骗。

  诈骗集中在三个阶段

  考前阶段。犯罪嫌疑人以提供试题及答案、传递答案或者帮助免试入校等方式实施诈骗。

  录取阶段。在录取前和录取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自称有熟人关系,花钱能上好大学、好专业,分数不够也能上大学等,从而实施诈骗。有的还编造或伪造大学录取通知书,让当事人将学杂费打入其账户实施诈骗。

  录取结束阶段。在录取结束后,犯罪嫌疑人假称考生落榜后会想不开而去跳楼或者自杀,利用考生家人的恐慌心理进行封建迷信类诈骗。

  几类常见的诈骗方式

  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不法分子自称高校招生人员,携带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诱骗学生及家长填报志愿,在取得家长的信任后,又强调录取的难度,暗示考生及家长慷慨出手。

  利用网络诈骗。通过手机短信或网络,向考生或家长发送“出售高考试题”、“花钱可以上重点大学”等虚假信息,或在互联网上设立虚假招生网站,声称可以代办入学,让考生取得正规学籍、文凭。

  混淆文凭教育形式。不法分子有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考生。考生入学后才知道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或网络学院。

  谎称“内部指标”诱骗。不法分子伪造文件、私刻公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等,让家长先付定金,然后迅速撤离。

  谎称与学校领导或招生人员有“特殊”关系进行诈骗。不法分子自称是高校或省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朋友,称有办法让“二本”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让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或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等实施诈骗。

  以“自主招生”诈骗。不法分子利用自主招生政策,误导学生家长,声称自主招生不用上分数线,花数万元即可录取。

  以定向招生、委培之名诈骗。不法分子向考生家长许诺能降分录取,骗取定向委培费。

  以军校地方招生名义诈骗。不法分子编造有军队院校地方招生指标,甚至伪造印章和部队证件,骗取考生家长钱财。

  设“高校招生点”、“办事处”进行诈骗。不法分子有目的地在市区租房,设高校临时招生点、办事处,打着高校的旗号进行招生诈骗。考生报考此类高校,交纳了部分现金后,不法分子便携款逃跑。

  利用前些年少数独立学院违规招生行骗。前些年少数高校独立学院游离于招生体制之外,未经批准超计划招生,受到查处。一些不法分子借机四处行骗,向家长收取高额好处费、信息费。

  打着本科“补录”旗号行骗。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及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打着本科补录旗号行骗(教育部规定,常规录取结束后,高校本科层次招生一律不补录)。

  利用录取信息进行诈骗。高校招生期间,不法分子针对家长和考生急于了解信息的心理,通过查询功能了解录取情况,借机向家长索取钱财。

     东南商报记者 程 鑫

【编辑: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