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你我携手,三十年一路走来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05-30 10:03:41

  媒体发展到今天,报纸与读者之间早已不是单向的传播与接受的关系,而是双方进行直接的交流、传递和互动。读者既是新闻的接受者,又是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毋庸讳言,与网络、电台、电视等媒体相比,报纸的互动性先天不足。然而,回望《宁波日报》复刊30周年走过的历程,我们仍能清晰地看到一大批读者亲切的面容:他们中有的几十年如一日,对党报情有独钟,如影随形;有的如义务“情报员”,为报纸收集信息、提供报料;有的更像诤友,评报、摘疵,“挑刺”不倦……广大读者与党报结下的深厚情缘,也是宁波日报生存发展,至今仍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编辑部的“常客”

  每周一早上,宁波日报的同仁刚一上班打开“新鲜出笼”的报纸,一位白发须眉的老人就会晃悠着走进报业大楼12楼社会新闻部的办公室。

  “哦,翁老先生,您来‘上班’啦!”因为熟稔,大伙一边泡茶,一边打趣。老先生也不客气:“新茶上市啦,给我泡一杯。”说罢坐进椅子,递上一张纸头:“永寿街附近有个窨井盖被人偷走了,我写了一篇小稿子,你们给呼吁呼吁。”屁股还没坐热,老人忙着起身告辞:“你们忙,我就不打扰了。”

  老人名叫翁绍初,今年八十有四。每周一早上来报社“报料”,已成为他晚年生活的一个“规定动作”。翁先生个头高、嗓门响,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生长在离市区30公里的鄞西高山红岭村,当年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一个据点。他14岁就当上了儿童团长兼看牛队长。后来又入党当上了民兵队长、抗日俱乐部理事和农会会长。结婚后,他家成了当地游击队的会议室……

  翁先生常年冷水洗澡,身体棒,是个闲不住的人。离休后,他总是踩着一辆小三轮车,从这个学校到那个街道,向学生、市民讲述四明山革命故事。多年来,他一直是宁波日报的“情报员”:哪个公交车站小偷猖獗,哪个路段窨井盖被盗,谁骑车“抽游烟”举止不文明……他都悉心收集,并写成一篇篇“豆腐干”文章,希望媒体予以曝光。

  感言:随着时代进步,广大读者、通讯员向编辑部投稿,大多已由白纸黑字的“稿件”演变成为电子邮件或者“QQ”传递。他们与记者或编辑往往是“久闻其名而不见其人”,像翁先生这样的传统投稿人眼下已越来越少。然而,正是翁先生这样的“常客”,让编辑部的同仁想到“忠诚”、“铁杆”等字眼,让编辑部大楼永远充满着来自民间的热情与支持。

  拄拐杖的铁杆读者

  今年46岁的陈云是鄞州人。1985年,他因一次意外事故腰椎骨折导致截瘫,从此终日以拐杖为伴。这对当时年仅21岁的陈云打击沉重。

  两年治疗康复期间,陈云无法出门,《宁波日报》成了他最重要的精神食粮。1987年,陈云复工后,由原来的电工调到相对轻松的工会工作,他开始从一名忠实读者向投稿人转变。“当时,我写了一篇散文《我的拐脚邻居》,讲一位伤残人士想走出家门,与社会接触的心态,这其实就是我自己的真实写照。这篇文章在日报‘后乐园’上发表了,极大鼓舞了我的写作热情!”

  此后,陈云每周都会向《宁波日报》副刊投稿。而本报当时的许多编辑也很关心陈云,悉心指导他的写作,经常向他约不同主题的稿件,还邀他参加笔会。“在日报一些老师的指导下,我的写作思路被拓宽了,创作题材也丰富了!”

  更重要的是,陈云以此重拾自信。一次,《宁波日报》的编辑邀请陈云去网上的“青春年华聊天室”客串主持,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与网友畅谈“今天的我看保尔”这个主题。陈云对此深感自豪。

  陈云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他的二次就业提供了优势。1999年底,老单位转制,陈云失业后到一家保险公司应聘。“当时,我带着在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去面试,顺利通过领导给的‘命题作文’,在该公司办公室任职至今。”陈云很喜欢这份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因为写作正是他的兴趣爱好。

  这些年,陈云已出版《身边的风景》、《先生的背影》两本书,其中许多作品都曾在本报上发表过。

  感言:“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周华健的《朋友》仿佛是陈云和《宁波日报》之间情缘的真实写照。作为“朋友”,《宁波日报》在陈云曲折的人生历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从忠实读者到作家

  我市女作家王静文学之路的起始,与陈云颇有几分类似。

  王静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按她的话说,那个年代“物质与精神都有点歉收”。高中毕业,她成为一名工厂女工。

  性格文静的王静,少女时代起就喜欢上了剪报。《宁波日报》副刊上的那些美文,自然也在她的视野之内。

  上世纪80年代末,《宁波日报》推出了以反映家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后乐园》专版。当时王静初为人母,每天喜滋滋地看着儿子茁壮成长。一天,她写了一篇《儿子识字》的短文,诚惶诚恐地投给“后乐园”。没隔多久,一封退稿信飞到她家里。信不长,才寥寥几笔,编辑在解释了退稿理由后,勉励她“不妨好好观察你的儿子,写出更好更美的文章来。”投稿吃了回票,本来是令人懊恼的事情,但因为有了编辑的亲笔回信,王静一下子觉得自己与报纸、与编辑部的距离近了。不久之后,她的处女作《剪报癖》终于在《宁波日报》上发表了。“那天我特意从报刊亭买来报纸,一遍又一遍重读自己的文章,感觉比做新娘子那一天还要兴奋。”

  打那以后,王静的写作热情与日俱增。几年后她调入江北区广播站工作,走上了真正的记者岗位。这些年来,王静笔耕不辍,成就卓著,先后出版了散文集《城北山水城北人》、《留住慈城》、《半生文缘》等文学作品,其中《中国吉普赛人——慈城堕民田野调查》一书,荣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一等奖。王静眼下已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感言:忠实的读者是《宁波日报》发展历程中最宝贵的财富。而这么多年来,本报也不断关心、帮助着他们的成长、进步,王静只是他们中的代表。风雨同舟,相伴相随,报纸与读者在互动中共同见证了彼此的成长。

【编辑: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