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三十年来宁波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们发现,一个个重大事件、一次次重大活动就像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次突破,迸发的活力,都是《宁波日报》重大事件报道的不竭源泉。
展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尝试,到宁波被列为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拉开经济体制改革大幕;从国务院成立宁波开发办到宁波升格为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从“两区一岛”对外开放桥头堡的开发,到梅山保税港区、杭州湾新区等重大平台建设;从宁波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到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从纪念邓小平同志“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指示发表20周年和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双纪念”活动到宁波帮博物馆开馆;从迎接新世纪到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
这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宁波日报》都给予了强烈关注,推出了系列报道、专版和纪念特刊,追求高度,挖掘深度,创新角度,彰显了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重大事件,总可以看到《宁波日报》记者的身影。1990年北京亚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都有《宁波日报》特派记者现场发回的新闻报道。北京奥运会期间,更是成功策划推出了22期133个版“圆梦2008”奥运特刊。
每逢重大节庆活动和重要纪念日,《宁波日报》更不会缺席。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第10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7届中国艺术节、第三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宁波日报》都精心策划,推出系列报道,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哪里有重大事件,哪里就有《宁波日报》的记者;何时有重大活动,何时就有《宁波日报》独领风骚的特别报道。身为党报,《宁波日报》始终站在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的第一线,忠实记录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担当舆论引导的先锋,吹响宁波发展的号角。
案例回放
追求高度、挖掘深度、创新角度
气势恢宏、顺势引导
世界第一跨海长桥报道:
追求高度、挖掘深度、创新角度
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波人建造的世界第一跨海长桥。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从项目前期推进到建成通车,在十余年中,《宁波日报》持续关注报道,特别是从“高度、深度、角度”入手的三次重大战役性报道,充分显示了《宁波日报》对重大事件报道的实力和水平。这组报道有三篇获省新闻奖。
大桥开工报道追求高度。2003年11月,当大桥开工时,《宁波日报》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重大事件的价值,迅速推出了12个系列专版,全方位解读杭州湾跨海大桥对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这组系列报道,让人们全面认识建设大桥的意义,统一认识,为大桥建设打响了舆论宣传“头炮”。
大桥中期报道挖掘深度。2006年3月,当大桥建设主要难题全部攻克时,《宁波日报》深入挖掘大桥建设精神,并站在“弘扬民族精神、打造中国品牌”的高度,率先提炼出了大桥建设者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推出了6个大桥自主创新系列专版。这组报道全面展示了大桥建设攻克世界性难题的自主创新成果,为建设者鼓舞士气,为大桥建设提升价值。
大桥通车报道创新角度。2008年5月,当大桥建成通车时,《宁波日报》“跳出大桥看大桥,跳出宁波看影响”的全新视角,从世界建桥史角度来看杭州湾大桥的地位和影响,从长三角视角来看杭州湾大桥的作用和效应。通车前一个月推出“跨越杭州湾”专栏,记者走进长三角15个城市感受大桥效应;通车当天,推出了24版“跨越”特刊,把大桥建设战略背景、建设创举、建设者风采、大桥精神、大桥文化等背景融在其中,同时还推出了通讯《一桥惊世界——杭州湾跨海大桥助推长三角迈向世界级城市群》,将主题集中在长三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上,把大桥对长三角的影响推向了高潮。
“宁波帮”聚会故乡报道:
气势恢宏、顺势引导
“宁波帮”是宁波特色和名片。1984年8月1日,邓小平同志作出了“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重要指示。从此,包玉刚、王宽诚等一批著名“宁波帮”人士纷纷报效槡梓,为家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宁波日报》一直重点报道“宁波帮”,尤其是两次天下“宁波帮”人士聚首故乡时,推出的两个特刊,气势恢宏,顺势引导,充分显示了《宁波日报》对重大活动报道的创新能力。
2004年8月1日,宁波隆重纪念邓小平同志“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指示发表20周年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1000多位世界各地“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共聚甬城,畅叙乡情乡谊,缅怀小平同志丰功伟绩,共图宁波发展繁荣。这一天,《宁波日报》推出了60版的《双纪念》特刊,充分挖掘“宁波帮”文化、提炼“宁波帮”精神,展示宁波发展成就,形成了强大的报道声势。
2009年10月23日,作为全世界宁波帮“情感地标、精神家园”的宁波帮博物馆盛大开馆。众多海内外“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再度齐聚甬城。这一天,《宁波日报》以“天下宁波帮、港城新面貌”为主题,推出了24版《回家》特刊,突出把弘扬宁波帮精神和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结合起来,引导新老宁波人看到成绩和优势,提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勇气,把宁波的事情办好。
抗非典抗冰雪抗震救灾报道:
贴近群众、凝聚人心
风雨兼程30年,遇到了一些自然灾害、疫情。每当重大灾害和重大疫情发生时,《宁波日报》都在第一时间关注报道,深入第一现场,通过一篇篇、一组组贴近人心、凝聚人心的报道,通过与社会各界联手组织相关的公益活动,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共度难关,充分发挥党报强大的舆论引导作用。
2003年春,当非典疫情蔓延时,《宁波日报》推出了“众志成城抗非典”专栏,刊发全市人民风雨同舟共筑“抗非”长城的生动事例。“来自隔离病房的报告”专栏向读者展示白衣天使们在隔离病区的工作和生活;“市民热线”专栏,采用问答等形式,请专家和有关部门领导为市民释疑解惑,构筑了一道坚不可破的防线。
2008年初,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横扫大半个中国,《宁波日报》迅速调动力量,平均每天刊发6个版面的“抗击冰雪灾害特别报道”,全面报道全市上下奋力抗灾救灾的战斗场景。“冰雪之中见真情——关爱外来工特别报道”系列报道,发动和组织社会各界帮助滞留南站的外来工和在甬过年的外来工。春节期间,记者又深入抗灾抢修电力第一线,策划推出“光明行动手记”专栏。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宁波日报》记者冒着余震的危险,近半年时间10多次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发回大量采自一线的报道,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先后推出“救灾一线宁波人”、“甬川携手重建家园——援建广元安置房特别行动”等专栏,全面深入报道宁波援助灾区所作的努力。
相关链接
共铸会展名城
宁波国际服装节自1997年10月首届登场以来,至今已举办了13届。《宁波日报》见证了宁波国际服装节的发展壮大。作为宁波会展的领跑者,宁波国际服装节获“中国十大国际性节庆暨改革开放30年·中国节庆杰出典范奖”。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自1999年起已在宁波连续举办了11届,《宁波日报》每届浙洽会的发稿量都在百篇以上。而同时举办的消博会也成为商务部主办展会中仅次于广交会的第二大涉外贸易展会。
新世纪新气象
2001年元旦,《宁波日报》向全市人民献上了一份世纪厚礼:推出《世纪金版》100个版面喜迎新世纪。《世纪金版》以“百年世界”、“百年中国”、“百年宁波”、“世纪新闻”等四大板块,回眸20世纪的世界历史变迁,回顾百年中国的历史巨变,反映宁波革命、建设与发展的百年历史,同时记录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展现举世同庆的欢乐场景。其中91个文字版,字数80多万。充分体现出《宁波日报》办报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如歌岁月 潮起东方
2008年9月份,《宁波日报》开始推出“潮起东方——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宁波全面计划单列2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和“‘我与改革开放30年’大家谈”专栏。这两个专栏相互映衬,相互补充,构成了一个立体完整的历史篇章。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宁波日报》早作谋划,从5月“宁波解放月”起就推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型专栏及“如歌岁月”系列专版,到国庆期间的实时报道,前后历时半年之久。报道声势浩大,首尾呼应,全方位报道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成就,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记者亲历
三进青川灾区
“早上六点半,新芝宾馆。身穿迷彩服的人们或和年迈父母告别、或抱着孩子安慰抹泪的妻子。外面的雨依旧未停,一会密,一会疏,落在人身上,凉凉的……”这是记者2008年8月25日记的一段文字。
算算,当时进报社整整50天。作为新人,第一次出差,第一次去地震一线,第一次接受“如此大的采访任务”,心里有些忐忑,然而更多的是激动。
学了六年新闻,在校时赶上论文答辩没做成志愿者,没想到,工作后反而了了一个“心愿”。
关于青川的采访报道,会不会让前辈失望?能否在当天就发回采访札记?我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只要当天将宁波援建青川指挥部挂牌的消息发回即可,关于采访札记可视情况而定。”主任一席话稍稍为我减了“负”。
三个小时到成都、六个小时到广元。当晚我和第一批53名宁波援建青川干部住在了广元。8月26日一早,简单的早餐后,我们直奔青川。
沿路开始下起了毛毛雨,半山半崖的剑青公路一侧,是山上滚下来的大块碎石。五个小时的“九曲十八弯”后,我看到了地震肆虐后的“痕迹”——青川,就是一片废墟。
下午2点,简单的挂牌仪式结束后,本想留下来继续采访,由于某些原因只得返回成都。八个小时后到成都已是晚上10点,借饭店经理的网线,我将一篇400多字的消息发回。
第一次写上“本报青川电”,尽管饥肠辘辘,但心里着实松了口气,同时还有些许自豪。事实上,那次我还写了一篇采访札记——《在路上》,终未刊发,有些遗憾。
不过,与青川的缘分并未就此结束。
去年11月末,是最全面、最深入的一次采访,七天分别从五个角度写下了《援建在继续,青川不孤独》的深度报道;今年4月,对宁波援建青川采用了最新的报道形式,和同事周骥共同采写了《600天后,废墟上崛起新青川》、《宁波大爱挺起“青川脊梁”》、《宁波印记指引青川前行》三篇连续报道。
转眼,入行近两年。这两年,我见到了夏天、冬天和春天的青川。而我的新闻理想也如同秋日里崛起的“新青川”,渐行渐近。
(本报记者 冯 瑄)